同廖先波談完話後,柳江河與他約定好了自己履新的具體時間。
隨後,柳江河禮貌地告彆廖先波,轉身離開其辦公室。
緊接著,柳江河徑直走向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胡興剛的辦公室。
還沒等他走到門口,胡興剛便像心有靈犀一般,迅速起身並快步走到門口迎接。
上一次集體談話時,他們二人的身份和地位可謂天差地彆。
那時,胡興剛身居關鍵崗位,是正縣級領導,而柳江河僅僅是群團部門的副職。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他們已平起平坐。
不僅如此,如果按照職位排序來看,由於柳江河兼任了市委副秘書長一職,其地位甚至還要略高於胡興剛。
目前,柳江河身兼三職,手中的權力雖無法與掌控官員任免大權的胡興剛相提並論,但在全市正縣級乾部中,他的權力絕對也是名列前茅的。
當然,這隻是表麵上的情況。實際上,柳江河作為一名新晉的正縣級領導乾部。
在很多方麵都還隻是個新手,需要向胡興剛這樣經驗豐富的前輩虛心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兩人之前雖然有過一些接觸,但在工作中的交流並不是很多,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沒有特彆親近。
這次柳江河特意前來拜訪胡興剛,主要有兩個目的。
首先,他想借此機會向胡興剛表達感激之情。
其次,他更希望市委組織部能夠在乾部人才方麵給予市委轉型辦和團市委一定的支持。
對於市委轉型辦的具體情況,柳江河目前隻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不過,無論是謝建國還是吳輝,都曾在他麵前提到過那裡人手緊缺的問題。
如今,全麵轉型發展工作的壓力異常巨大,如果僅僅依靠原有的常規工作力量,要想順利推動各項工作確實存在相當大的困難。
儘管柳江河尚未前往市委轉型辦報到,但他已經收到了任職文件。
再加上之前與謝建國的交流,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與胡興剛好好談一談,也算是提前給對方打個預防針。
此外,目前團市委還有一些編製空缺。柳江河也希望胡興剛能夠通過安排掛職乾部或者分配選調生等方式,為團市委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麵對再次走上前台的柳江河,胡興剛不敢有絲毫的輕視之心。
畢竟,他可是親眼見證了柳江河被提拔的全過程,自然對其中的一些事情心知肚明。
起初,胡興剛對柳江河並不看好,隻是將他視為團市委書記的候選人之一。
然而,在熊國兵的強烈要求下,他不得不對原本的任職方案進行調整。
胡興剛心中暗自思忖:“這柳江河的背景可真是強大啊!年紀輕輕就能擔任如此重要的崗位,其未來的發展簡直不可限量。看來,以後還得和他搞好關係才行。”
正因如此,在與柳江河交流的過程中,胡興剛表現得十分圓滑。
對於柳江河提出的建議,他不僅表示一定會認真研究,還承諾會在近期給予反饋。
在體製內,有時候溝通協調確實需要依靠職務對等。
如果現在的柳江河仍然隻是團市委主持工作的副書記,那麼他來找胡興剛就不再是溝通協調,而是彙報工作了。
雖然胡興剛肯定也不會直接拒絕他的提議,但是絕對也不會像現在這麼重視,這就是職務提升後帶來的好處。
兩個一把手之間交流,能夠馬上就把商量的事情定下來。
要是一麵是主要領導另外一麵是副職,那副職還得回去給主要領導彙報,還得來回折騰。
有時候分管領導覺得可以的事情,結果到了主要領導那裡,說不定主要領導就是不同意,這樣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
從胡興剛辦公室出來,柳江河給熊國兵的工作人員於睿發了信息,詢問熊國兵此時是否還在辦公室,看有沒有時間他想給書記彙報工作。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都絕對有必要向熊國兵彙報工作並表達感激之情。
他和熊國兵之間並沒有親屬關係,但熊國兵卻如此看重他的才能,這實在是難能可貴。
正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熊國兵無疑就是他的伯樂。
如果不是熊國兵對他的賞識和提拔,他恐怕還會在副縣級領導崗位上苦苦掙紮很多年。
他心裡很清楚,熊國兵想要提拔他,肯定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他已經有整整一年沒有上班,而且還與前任市委書記產生了矛盾。
換作其他一些比較忌諱的領導,說不定他早就被打入冷宮,永遠都不會再得到重用了。
至於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故事,他其實並不清楚。
然而,通過種種跡象和線索,他隱約感覺到這其中必定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和不為人知的內幕。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
其中所涉及的利益、權力、人際關係等因素,都使得他的提拔充滿了複雜性和挑戰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