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大喜之日,本應是歡天喜地、喜氣洋洋的時刻,但對於父母來說,卻夾雜著無儘的傷感。
這一天,女兒將披上嫁衣,從此步入婚姻的殿堂,成為彆人家的媳婦。
從此以後,女兒回家的次數恐怕會變得越來越少。
也許每年隻能回來寥寥數次,甚至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歸家。
然而,儘管心中充滿了不舍和難過,父母們依然會默默地祝福女兒,希望她在新的家庭中能夠幸福美滿,不受婆家的欺淩。
黃怡漣自然不必擔心與公婆之間的矛盾,她隻用處理好和柳江河的關係就行。
然而,她從繁華的京都遠嫁到數千裡之外的棉城市,這無疑給家人之間的相聚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距離的遙遠使得他們見麵的機會變得稀少,每次相聚都顯得格外珍貴。
儘管如此,對於這個大家族來說,女兒能夠嫁給自己心儀的人,已經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在婚姻中找到真愛並非易事。
然而,劉麗萍當初之所以反對黃怡漣嫁給柳江河,除了柳江河的經濟狀況不佳、前途未卜之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她不希望女兒遠嫁他鄉。
如今的柳江河,年紀尚輕卻已擔任縣委書記一職,不僅如此,他對自家女兒更是關愛有加。
麵對這樣的情況,她實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來表示反對,柳江河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成就,其未來必定不可限量。
她深知,以柳江河目前的發展勢頭,他絕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棉城市。
即便柳江河自己願意,黃家也絕對不會同意。
黃家的眾人都期望著柳江河能夠更快地成長,早日登上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意味著,柳江河日後極有可能會在其他省份任職,甚至有可能前往京都。
對於像黃家這樣的家族來說,他們早已習慣了跟隨家族成員四處為官的生活。
因此,他們認為黃怡漣現在在棉城市的停留僅僅是暫時的。
想通了這一點後,黃海軍和劉麗萍心中的負擔頓時減輕了許多。
情緒得到緩解後,他們迅速收拾好東西,一同前往舉辦婚禮的酒店。
而在另一邊,儘管心中有著千般不舍,黃怡漣最終還是順從地跟著柳江河登上了婚車。
在柳江河的溫柔安慰下,她的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激動。
心中的傷感被藏了起來,她是今天的新娘子,那就要開開心心的,人生就這一次結婚,也得珍惜不是。
柳江河並沒有去尋找那種極其奢華、規模龐大的車隊。
他所安排的車隊,車輛數量並不多,整體看上去並沒有特彆張揚,絲毫不會給人一種炫耀之感。
這並非是因為柳江河找不到這樣的車隊,也不是因為他們舍不得花錢,而是他和黃怡漣都真心希望自己的婚禮能夠保持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