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袁紹也有點後悔,沒有聽曹操建議,於是連忙說道:“董卓不聽大將軍之令,繼續進兵京師洛陽,此人豺狼也,其心必異!”
何進這時也有些後悔,便看向曹操問道:“孟德有何高見,可令董卓退兵?”
曹操搖頭歎息道:“董卓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率兵進京,為今之計,隻能設法暫緩董卓進京,待剿滅宦官,扶立新君之後,再來對付董卓。”
“孟德所言有理,可是董卓並未停下腳步,繼續進兵,如何阻止?”
曹操思考片刻說道:“大將軍以朝廷之名,令諫議大夫種劭前往,勸說董卓退兵。”
袁紹問道:“孟德這是否可行?”
曹操看了一眼袁紹,心中罵道:“操哪知道行不行,不是你這豎子出的餿主意,焉有今日董卓,丁原之事。”
便向何進,袁紹說道:“不是行不行的事,這是唯一辦法,能不能勸說董卓退兵不是重要,重要的是能阻止董卓暫緩進兵都可以,
如此一來,大將軍便有充足時間剿滅宦官,待大將軍處理洛陽之事,新君登基之後,董卓必然自動退兵而回。”
何進一聽,連連點頭稱是:“孟德所言有理!”
董卓率領兵馬一路急行,距離京師洛陽百餘裡之時。
就見遠處一騎飛奔而來:“報主公,朝廷諫議大夫種劭奉大將軍之命而來!”
“嘶,怎麼又來了!”董卓鬱悶的看了一眼李儒。
“主公,這諫議大夫種劭乃是奉朝廷之名而來,不得不見!”
“好吧!”董卓點頭。
片刻功夫諫議大夫種劭拍馬來到董卓近前。
董卓拱手施禮道:“不知種大人來此有何要事?”
“種劭奉皇後娘娘旨意,大將軍將令前來,傳令前將軍董卓退兵!”
“退兵?種大人,老夫沒有聽錯吧!”
種劭正色道:“正是!前將軍沒有聽錯!”
董卓拱手:“陛下歸天,宦官張讓等人秘不發喪,擾亂朝綱,形同謀逆,老夫奉大將軍之令前來,剿殺叛賊,護衛京師。”
“住口!”種劭大聲嗬斥。
“朝堂之事有董太後與何皇後及公卿百官做主,護衛京師乃大將軍之責,
前將軍職責乃是守護邊疆,保護大漢邊境百姓,不受匈奴人騷擾,今前將軍擅離職守,領兵前來京師洛陽,如同謀逆之罪。”
“這……。”董卓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便看了看李儒。
“種大人此言差矣,宦官亂政,朝堂不穩,大漢江山不穩,我主身為大漢之臣,在此危難時刻,理應為朝廷出力,
張讓,趙忠等宦官,深受陛下隆恩,不思報效朝廷,今陛下歸天,卻秘不發喪,欺瞞公卿百官,欺瞞天下之人,論罪當誅!
皇後娘娘身為後宮之主,乾預朝政,庇護宦官,有違天理。”
董卓點頭,並大聲說道:“文憂此言甚是,朝堂不穩,江山不保,皇後娘娘若要執意庇護宦官,不殺張讓,趙忠等十常侍,休想老夫退兵!”
種劭大聲嗬斥道:“董卓,你這是強詞奪理,執意進兵,不遵朝廷指令,乃大逆不道。”
“哼!”董卓怒目圓睜,看了一眼種劭。
“眾將士聽令,速速進發洛陽,剿除宦官,為朝廷出力!”
種劭見無法說動董卓,隻得返回京師洛陽。
何進得報,怒目圓睜:“什麼,董卓大膽,兩次違抗本大將軍將令,欺人太甚。”說完便看向曹操,袁紹二人。
“本初,孟德,董卓真如豺狼也,本大將軍欲統帥兵馬擒拿此人,你二人助我!”
袁紹此時也不知如何,連忙說道:“大將軍息怒,此事在做計較!”
曹操言道:“大將軍不可,朝廷之事未決,宦官張讓等未除,不易妄動兵戈!”
“孟德可有良策?”
“大將軍,可再令諫議大夫種劭前往董卓大營,以犒勞軍士為名,令董卓不得進入京師洛陽,允許董卓城外三十裡安營紮寨待洛陽之事了卻,在做計較!”
何進想了想:“也罷,就暫時饒過董卓。”
這時董卓大軍已到洛陽外,正在安營紮寨,京師洛陽百姓一片恐慌。
諫議大夫種劭按照大將軍何進之令,帶著十幾倆馬車,裝載著犒勞物品,肉食,糧食等,再次來到董卓軍中大營。
“文憂,今老夫已到京師洛陽,是否直接領兵進城,還是……。”
“主公稍安勿躁,今洛陽還未亂,主公此時帶兵進洛陽,必會授人以柄,落下大逆不道,圖謀不軌之罪。”
“哦!”董卓沉思片刻問道:“此時不進兵洛陽,老夫何苦來此京師洛陽,豈不是白費心機!”
李儒笑道:“這京師洛陽早晚都是主公的,何必急於一時。”
“哎!文憂,老夫這不是急嘛!你看看這京師洛陽美女如雲,富商巨賈比比皆是,富的流油,
老夫苦了這麼久,等了這麼久,總於等來機會,可還是進不了京師洛陽,老夫這小心肝哪裡受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