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與期待,仿佛真心希望從大臣們口中聽到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
在這個時代,有財力或有背景的學子們常常會去拜會朝臣,希望成為其門生。
因為一旦成為門生,雖然不會直接入官,但也會在暗中得到不少幫助。
這已經成為了官場上的一個潛規則,大家心知肚明,卻也不點破。
大臣們聞言,相視一眼,卻都選擇了沉默。
他們心中清楚,這個話題敏感而微妙,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入不必要的紛爭。
李承乾見狀,笑了笑,起身踱步於龍台之上。
他的步伐不緊不慢,透著一股從容與威嚴。
“諸位愛卿也不必緊張,”他輕聲說道,“本宮也隻是跟你們隨意聊一聊。”
這時,一位大臣走出隊列,拱手向李承乾言明情況。
“啟稟殿下,的確是有一些學子前來拜訪,不過臣等深知朝廷律令,並未與他們相見。”
長孫無忌也站出來開口解釋,“殿下明鑒,前來拜訪的學子中,絕大多數都是沒有那份財力與背景的寒門士子,他們隻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一些機會。”
“而長安城中的一些酒樓也有作詩之比,聽說表現出眾者的詩作都會被懸掛在高處,以此獲得更多人的賞識。”
“當然,這也是為了能在科考前,通過才華,揚名於長安,到時候更容易獲得監考官們的青睞。”
說起長安城的酒樓作詩比賽,李承乾頓時來了興致。
“哦?竟有此事?”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與期待。
盛世大唐,天下莘莘學子入長安!
尤其是沒有了世族把控的科舉,必然又將是一番彆樣的場麵!
聽到這裡,李承乾心中已然有了決定。
“既是如此,本宮也想前去看一看這作詩之比,感受一下我大唐學子的風采。”
……
退朝之後,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正欲離去。
卻見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趕來,尖聲細氣地奏稟道:“陛下在崇文殿下旨,召見諸位國公。”
眾人聞言,麵麵相覷,心中不免生出幾分疑惑。
陛下不在崇文殿好好學習,見他們作甚?
然而君命難違,他們隻得整了整衣冠,隨著小太監前往崇文殿。
崇文殿內。
李世民剛剛提交了一份繁重的功課,此刻正伸著懶腰,臉上露出疲憊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