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之畔。
倭寇如狼似虎,猖獗肆虐。
幸得台州勇士奮力抵抗,暫退敵寇,然彼等並未就此離去。
反是沿海而過,如蝗蟲過境!
杭州、越州、泉州等地皆遭其毒手,百姓哀嚎,血染大地!
此等倭寇,視人命如草芥,大唐子民深受其害,甚至各地守軍亦被其輕視,囂張氣焰,可見一斑!
江南道、淮南諸軍聞倭寇肆虐之訊,憤然振奮,急欲馳援台州,同仇敵愾,誓共殲此猖獗之敵!
諸軍將士,心懷國家,念及百姓遭難,無不義憤填膺!
迅速整備兵馬,以待出征之命!!
然當大軍整裝待發之際,忽有探子來報:“報——!”
“長江上遊有異常情況!”
諸將聞訊,急忙登高遠眺。
隻見長江上遊,桅杆林立,宛如一片密集的森林,在江麵上投下參差的影子!
陽光照耀下,桅杆上的帆布迎風招展,顯得氣勢磅礴!!
諸軍將士定睛細看,那浩浩蕩蕩的船隊,竟是朝廷的鐵甲戰船!
船身覆蓋著鐵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顯得堅不可摧。
船上將士,甲胄鮮明,精神抖擻,他們昂首挺胸,目光堅定,英勇而威嚴!
此刻,大唐的鐵甲戰船順流而下,宛如一條巨龍在江麵上翻騰。
它們的到來,無疑為即將出征的江南道、淮南諸軍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力量。
將士們見狀,頓時歡聲雷動,士氣大振。
有人高呼:“朝廷的鐵甲戰船至矣!倭寇何足懼哉!”
眾人皆應聲附和,歡聲震天。
船上將士,亦是神采奕奕,甲胄鮮明,刀槍雪亮。
倭寇雖狡猾凶殘,但麵對大唐鐵軍的雷霆之勢,必將潰不成軍。
此戰,定能一雪前恥!
隨後,李積親至淮南前線,以身作則,激勵士氣。
他一到軍營,便感受到那股銳氣昂揚的氛圍,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鬥誌滿滿。
步入中軍大帳,未及落座,便急忙召集諸將,詳詢當前戰況。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眾將,沉聲問道:“諸位,如今戰況如何?倭寇動向怎樣?我們有何破敵之策?”
一將應聲而出,拱手稟報:“大都督,倭寇近日來頻繁騷擾我海岸線,但每次都被我軍擊退。”
“他們似乎並未放棄,仍在尋找突破口。”
李積點頭,表示理解。
他又問:“那敵情如何?他們有何弱點可供我們利用?”
另一將答道:“倭寇雖狡猾,但他們的船隻裝備不及我們,且他們不擅長長時間的海上作戰。”
“我們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設計誘敵深入,然後一舉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