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台之上!
李承乾聞言,微微頷首,示意李積繼續。
李積接著說道:“此外,我們還可采取誘敵深入之計,在倭寇常出沒的海域設下埋伏,以小部分兵力為誘餌,引誘倭寇深入包圍圈,然後一舉殲滅。”
“比如,我們可以在某處海島設伏,故意放出消息,引誘倭寇前來劫掠,待其登島後,我軍從四麵合圍,以優勢兵力迅速殲滅之。”
李承乾聞言,大為讚賞道:“李積所言極是,此計甚妙,便依此計行事,務必一舉殲滅東瀛倭寇,以揚我大唐國威!”
群臣齊聲附和,朝會氣氛頓時高昂起來。
之後,李承乾正襟危坐,開口詢問道:“接下來,需要商定春闈的時間。”
長孫無忌首先出列,拱手道:“殿下,春闈乃朝廷選拔人才之大事,需慎重考慮。”
“依臣之見,不如定於二月中旬,此時春光正好,萬物複蘇,正是士子們意氣風發、一展才華之時。”
房玄齡則持不同意見,他沉吟片刻後說道:“二月中旬雖然氣候宜人,但考慮到各地士子赴京趕考的路程遠近不一,或許會給部分遠道而來的士子造成不便。”
“臣以為,三月初更為妥當,這樣既給了士子們充足的準備時間,也能確保更多人能參與到這場考試中。”
杜如晦聞言,微微一笑,補充道:“房大人所言極是,再者,三月初正值春季農忙之前,百姓們尚未投入繁忙的農事,此時開闈,也能減少對國家農業生產的影響。”
群臣各抒己見,議論紛紛。
李承乾耐心聽取了諸公的意見,心中權衡利弊。
經過一番討論後,李承乾終於拍板決定:“諸公所言皆有道理,本宮也以為,春闈時間需綜合考慮多方因素,既要確保士子們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又要儘量不乾擾百姓的正常生活。”
“不如……就定於十五日後開闈!”
此言一出,群臣齊聲附和,表示讚同。
十五日後,春闈如期舉行。
大唐的才子們將在這場盛大的考試中一展風采,爭奪入仕為官的機會!!!
……
崇文殿內。
李世民聞訊後,心神劇震,幾欲失控!!
他負手於背,在殿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內心焦灼之情溢於言表!
“春闈、春闈……”他喃喃自語,聲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此前所懼的難題,今終成大患矣。”
因過往對學業之疏忽,導致功課積欠甚多。
他曾令大學士給自己擬出數套春闈考題,試圖一窺考試之深淺。
然而,麵對那些題目,他竟無從下手,甚至有些題目令他感到莫名其妙,難以理解!
“雖是模仿春闈之試,欲先嘗試一下難度,然其艱深,仍出乎朕的意料啊。”
李世民心中暗歎。
如此之難,也是人考的?
如今,他亦將親身經曆這一嚴峻考驗!
而且,他將要與天下學子同台競技,一較高下!
李世民長歎一聲。
焦慮之情使他頭上的白發都增添了幾根。
他心中矛盾重重,甚至曾想過向高明求助,希望能延緩考試之期。
然而,他很快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