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李承乾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李淵,緩步走向涼亭。
太上皇雖然年邁,但步伐依舊穩健,隻是背脊已略顯佝僂。
他們穿過熱鬨喧囂的宴會場地,來到靜謐的涼亭之中。
李淵環顧四周,疑惑地問道:“怎麼不去殿裡吃飯?外麵豈不是有些簡陋。”
長孫皇後微笑著解釋道:“今晚夜風習習,吹著很舒服,因此,陛下才提議在外麵用餐,以享受這難得的寧靜與愜意。”
“太上皇若是不習慣,那臣妾還是讓人將餐桌搬到殿裡去。”
李淵擺擺手,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罷了罷了,就在外麵用餐吧,這涼亭之中,月華如水,花香襲人,倒也彆有一番風味。”
說完,他拉著李承乾坐在自己身旁,一副享受天倫之樂的模樣。
長孫皇後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武曌,露出雍容的微笑,溫柔地將她拉到自己身邊。
武曌麵色微微嬌紅,有些羞澀地輕輕坐下。
然而,月玲瓏、玉貞、沐婉晴三人卻顯得有些局促不安,她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似乎在這種場合下,感到有些無所適從。
長孫皇後看在眼裡,心中明白她們的緊張與不安。
她輕聲笑道:“都是好孩子,都坐吧,今晚是天家夜宴,理應共同歡慶,不必過於拘謹。”
聽到長孫皇後的話,三人這才敢放心地坐下。
儘管她們仍然有些緊張,但長孫皇後的親切與鼓勵讓她們感到了一絲溫暖與安慰。
在溫馨的涼亭下,一家人隨意聊著家常,氣氛和樂融融。
隨著一道道精美的菜肴陸續上桌,夜色中的麗政殿更加熱鬨起來。
李世民端起酒杯,目光在家人身上流轉,最後定格在李淵身上,他微笑著說道:“今晚,這裡沒有皇帝,隻有兒子和父親。”
“兒子敬父親一杯酒,願父親身體健康,福壽安康。”
李淵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微微點頭,端起酒杯與李世民輕輕一碰,兩人同時將酒一飲而儘。
放下酒杯,李世民輕歎一聲,開始感慨道:“這些時日,朕挑燈夜讀,頭懸梁、錐刺股,深刻體會到了學子們的不易。”
“雖然過程中不免有些迷茫和困惑,但朕始終堅信,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找到前進的方向。”
“如今科考已經落幕,朕有幸登上了恩科榜,這不僅是對朕個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學子的鼓勵。”
“高明,你也要好好學習,以朕為榜樣,不斷努力提升自己。”
長孫皇後也在一旁鼓勵道:“高明啊,你父皇的話,你要記在心裡。”
“這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大唐的未來。”
李世民一番話落,心中暗自得意。
既誇讚了自己,又為接下來的身份換回做了鋪墊,真可謂一舉兩得!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不等李承乾回應,一旁的李淵卻突然開口,直接拆了他的台。
“還好意思說呢!”李淵瞪了李世民一眼,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不滿,“有這麼多大學士教你,平日裡還能考成這樣,你也好意思說!”
“你再看看高明,他監國期間的功績,商院、錢莊、稅製、吏治,哪一樣不是井井有條?”
“還建了兩廠一衛,海軍也建得有模有樣,如今還東征倭寇……”
李淵掰著手指頭,一一列舉李承乾的功績,說得李世民一臉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