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聞言,不禁白了李承乾一眼。
“你還好意思問,你這一走就是三個月,朝政大事全都壓在了朕的肩上。”
“每天批閱奏折、處理政務,忙得直不起腰來!”
“加上還要編撰大典、給孫子起名字……”
“朕這段時間,彆提多累了。”
李承乾聞言,憨笑著撓了撓頭,安慰道:“父皇,都是兒臣的不是,讓您受累了。”
“不過,兒臣知道有父皇坐鎮朝堂,自然能很放心地出去玩。”
“朝政定然無虞!”
“這一點,兒臣從未擔心過。”
李世民聽了這話,臉色這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臭小子,拍馬屁倒是一環扣一環的。
他瞪了李承乾一眼,假裝生氣地彆過頭去:“你倒是會玩,把朕一個人丟在這裡受苦。”
“下次可彆再想占朕的便宜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知道父皇這是在跟自己開玩笑,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他連忙湊上前去,殷勤地為李世民研墨、鋪紙,一邊說道:“父皇,兒臣知道您辛苦,這不一回來就給您帶了好東西嘛。”
“您看看這個硯台,磨出來的墨又濃又勻,保證讓您寫字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李世民看著他一臉殷勤的模樣,心中的疲憊也稍微減輕了一些。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好吧,既然你這麼有心,朕就勉為其難地收下了。”
“不過,下次可彆再給朕添亂了!”
李承乾看著父皇的臉色漸漸好轉,心中也輕鬆了許多。
他趁機問道:“父皇,皇孫的名字,您可想好了?”
李世民一聽這話,頓時來了精神,得意地笑道:“當然,朕為此頗費思量。”
“太孫的名字,朕定為‘李弘裕’,‘弘’字取意廣大、宏偉,‘裕’字則意為寬裕、富足,期望他將來能胸懷天下,治理國家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至於皇孫,朕賜名‘李瑞軒’,‘瑞’象征吉祥、好兆頭,‘軒’則指高大、氣派,寓意他能成為國家之棟梁,帶有祥瑞之氣,顯赫一方。”
李承乾聽了,頓時大喜過望,拍手稱讚道:“不愧是父皇,這兩個名字意義深遠,兒臣盼望他們今後也能成為我大唐的明君,光耀門楣!”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高興的模樣,心中也頗為滿意。
他點了點頭,說道:“這兩個名字,朕也是反複思量,才最終定下的。”
“希望他們能不辜負朕的期望。”
李承乾點了點頭,忽然又想起一事,笑著說道:“父皇,兒臣這次出去玩,雖然遊山玩水,但也沒忘了朝廷之事。”
“這不,還給朝廷發掘了一個人才呢!”
李世民聞言,頓時來了興趣,好奇地問道:“哦?什麼人才?快說來聽聽。”
李承乾神秘一笑,轉頭詢問身後的隨從:“本宮讓錦衣衛護送回來的那個少年呢?他現在何處?”
隨從連忙回稟道:“啟稟殿下,那位少年已經按照您的吩咐,稟報給了梁國公。”
“如今,他已經被安排到工部任事了。”
李承乾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對李世民說道:“父皇,這位少年名叫楊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兒臣在江南偶然遇到他,見他頗有才能,便想將他引薦給朝廷。”
“如今,他已經在工部任職了,相信假以時日,他必定能成為朝廷的棟梁之材!”
李世民好奇地挑了挑眉,看著李承乾興致勃勃的模樣,不禁問道:“哦?這楊信真有如此才能?你且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