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旦剛過,一寧就跟著師父開始遊算。
當然,這遊算線路怎麼走,八爺還是給一寧交代了原則:先省內,後省外。遊算是練腳功,短距離走路,長距離乘車。
元月三日,師父帶著一寧,就出了上州。
出發時,八爺說道:“方圓五十公裡之內,很多人認識我。我們就先坐車,到一百公裡之外的八仙鎮再下車。”
一寧接過師父遞給他的一個帆布袋,從上州車站上車,兩個小時之後,果然到了一個鎮上。師徒倆下車。
師父有條原則,少問多思考。
一寧不知這長條形的帆袋裡裝的什麼東西,一路上也沒有問。
直到下了車,師父才說:
“我當年學習算命,也是跟我師父遊走全國。全部家當就在這個袋子裡。隻是時代進步了,布袋裡的東西變得輕巧了一些。”
一寧問:“這布袋裡是些什麼東西?”
八爺說:“算命的工具。”
一寧還是不知所然。
下了車,一寧朝街兩邊打量,隻見不少招牌上都有【八仙】兩個字。心裡明白,第一個目的地到了。
師徒倆穿過鎮上,到了鎮尾的一處地方,那兒有一棵大樹。
師父指著一處樹蔭處說道:“就在這兒把攤子支起來。”
一寧估計,支攤子的東西就在那個長條形帆布袋裡。
他解開帆布袋,首先拿出一根伸縮杆,再看見一塊布,他明白了,這是招牌。
把伸縮杆打開,是一個三腳架,把伸縮杆拉長,一根支柱就立起來了。再掛上那塊布。然後從袋子裡再掏,是兩條折疊的帆布椅。
他打開,給了一條給師父。
兩人坐下,背後就飄著那招牌——黃色小旗上寫著八個字:看相算命,求神問卦。
師父說:“我們這廣告牌不必天天立,每到一個新地方,立一次就可以了。”
一寧心領神會:“隻要有人來算命,接下來就會有人請我們算命。”
八爺微微而笑。
果然,招牌一立,就有人來觀望。
不到十分鐘,就圍了一群人,一寧之前也跟師父外出算命,那是一對一。在眾人圍觀的情況下替人算命,還是第一次。
一寧也知道算,可師父不要一寧算,而是親自上場。
一會兒,就圍上一大群人。
師父一連算了兩個,一寧才知道,在這大庭廣眾之中,師父其實在向他傳授一種技巧——揀好聽的話說給彆人聽。
當然,這好聽的話中會夾雜一兩句讓對方吃驚的話。比如哪年會有病痛,哪年失財,哪幾年日子難過。
這叫平淡中透著驚奇。
這效果很好。圍的人越來越多。
小鎮上就是如此,哪裡熱鬨,人就往哪裡聚。
算了半個小時,這時從外圍擠進來一人,等前一個算完,這人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