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還提到:“早期科研人員推斷此物或為造成該區域磁場特殊現象的關鍵所在。”
“不過我要分享給各位更加令人驚奇的內容才剛要開始。”
隨著鼠標滑動,新的圖表出現在投影幕布之上。
“這便是‘玉兔四號’探測車從南極為艾肯地區采集回來的信息記錄,一組看似機械振動波型樣的信號…”
說到這裡,虞教授插話進來打斷道。
“等一下,胡博士,我想糾正您一點,按照理論,在接近真空環境下聲波無法傳遞出去,它必須依靠介質才能傳播對嗎?”
“啊沒錯沒錯,這也是我們感到疑惑之處——月表因引力與磁場所限幾乎處於無氣體包圍狀態,唯獨兩極例外。”
接著補充解釋道:“既然能夠記錄下來相關波動則證明至少存在一定濃度空氣亦或是液態水分子殘留在這些長年被陰影籠罩下的山穀底部。”
隻要存在任意一種物質,則意味著頻率測定裝置便可運作良好。
聞言之下,全場皆沉默片刻後齊齊表示驚訝並認可,畢竟這樣的成果若屬實無疑是科學界的一大突破!
“然而真正不可思議之事尚在後頭。”
當談及此番頻域特征時語氣突然嚴肅了起來:“經過這幾天連續工作後得出結論——該模式竟意外地高度匹配我們正在開發階段中的一種核聚變發動機參數!”
農澤聽到這個消息,眼睛頓時一亮。
“這是什麼意思?”
旁邊的虞院士問道。
“我們也不太清楚具體是怎麼回事,但現在通過討論猜測可能是一種能量波動。”
旁邊的一位專家說。
“玉兔月球車可以探測月背四十米左右的地層結構,再往下就沒法探測了。
而且月球背麵的地殼本來就比較厚,最厚的地方達到一百五十公裡,而正麵隻有大約六十公裡。”
虞院士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著農澤,其他幾位專家也朝他看過來,似乎都在等他的解釋。
不知不覺中,“農院士”這個名字已經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成了他們的權威象征,解決難題總是想到他。
“確實是脈衝信號嗎?”
農澤看了大家一眼,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提出了一個問題。
“確定,脈衝信號具有特定的特征:連續且周期性強,通過這種規律性的循環我們可以計算出它的頻率。”
胡主任肯定地說。
“那就不難辦了。
月球自身不可能產生這種信號,畢竟它又不是什麼脈衝星。
這股能量波動應該是來自外太空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某個脈衝星的核心殘骸掉落在這一帶的可能性。”
農澤心中有更瘋狂的想法,但還是覺得謹慎點為好。
“玉兔號太小巧了,讓它乾這種活顯然是強人所難。
我認為這異常信號對我們整體計劃不會有太大影響。”
“反之,我甚至提議就在該區域附近建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