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入侵的消息震驚京城,打仗是要死人的,尤其是這些勳貴世家,多有子弟在軍中服役,更是十分的緊張。
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此事,太上皇時期,這些蠻夷誰敢對大夏國用兵,那是自找死路,沒想到才幾年,大夏國就被欺負成這個樣子,看來文官治國不行啊,這些人天天吟詩作畫,附庸風雅,排斥軍士,到了關鍵的時刻還是要靠這些軍士保家衛國。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到達了西山大營,牛天機和韓師道接過聖旨,臉色不悅!
這種手法一看就是某些人的手段,他們作為武勳前往邊關抗敵責無旁貸,但隻派他們兩人前往,這就明顯是針對他們,鎮西候李非、北冥王都楊家的勢力都留守京城,再加上楊天豹的八千重甲騎兵和六萬九城兵馬司的兵馬,整個京城就將完全在楊家的控製之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兩位伯爺接旨吧!”宮中太監皮笑肉不笑地道。
牛天機、韓師道無奈隻能接旨,這是今天朝廷商討的結果,陛下的意思,抗旨不遵那是要砍腦袋的!
“微臣遵旨!”兩人臉色陰沉地道。
宣旨的公公很快就離開了,他們最不喜歡的就是來軍中宣旨,這些軍頭一個個沒有禮貌,而且一點封賞也沒有。這要是去那個勳貴家,50兩封賞打底。尤其是那個定國公府,簡直成為封賞的標杆,100兩起步,這些公公最喜歡就是去定國公府!
宣旨的公公一走,兩人立即回到了軍帳,商量對策!
“兄弟,這次隻派我們出京,前往北方和南方支援邊軍,而楊家的勢力紋絲不動,一看就是要對付我們啊!”韓師道道。
牛天機怒道:“楊家這一招可謂陰險毒辣,朝廷的旨意,我們又不得不去!”
韓師道道:“楊家把我們調離京師,一方麵是要讓我們去前方消耗,二者我擔心他們趁機對付辰哥兒,畢竟辰哥兒的三萬神策軍才剛剛練成。”
“此事我們要知會太上皇和辰哥兒,聽一聽他們的意見才好!”牛天機道。
楊府,楊閣老、太子、兵部尚書楊元寶、戶部尚書董卓、禮部尚書劉文禮、楊天豹、楊彥舟、鎮西侯李非等集聚在一起!
戶部尚書董卓剛剛升官,一臉恭維道:“閣老真是好手段,此乃一箭三雕之陽謀,閣老真是高人也!”
禮部尚書劉文禮心中腹誹,這些話平時都是我的專利,自從有了這個董卓,天天跟自己搶風頭。
禮部尚書劉文禮接著道:“不錯,朝廷旨意,牛天機、韓師道不得不去,這兩人離開京師,我們有的是辦法對付他們,戶部可以在糧食輜重拖一拖,讓他們軍心不穩,自亂陣腳。”
“等到這兩人一走,京中還不儘在閣老的掌控之下,那定國公趙辰才不過三萬訓練不到一年的神策軍,站了估計也就和九城兵馬司差不多,額,不,遠不如九城兵馬司,到時候想要拿捏他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這第三雕嗎,自然是清理舊武勳,安排我們的人上位才是!”
眾人點點頭,這禮部尚書分析的確實很有道理,這馬屁拍的確實不一般!
楊元寶也笑道“果然薑還是老的辣,閣老這幾首一出,這些勳貴這兩天恐怕要惶惶不可終日了。尤其是定國候趙辰,走了這兩人,他的三萬神策軍算個屁!”
戶部尚書戶部尚書董卓笑道:“太子、閣老,那些商道我們暫時不變,就是那酒業、茶業、香皂、肥皂幾個產業,不知道如何安排!”
太子一聽很是興奮,那是多大的產業啊,就是拿到了一項,那也是享用不儘啊!不過他沒有開口,這事情楊閣老還沒有發話!
“咳咳!”
楊閣老咳嗽一聲,四國入侵,為自己提供了絕佳機會,把定國公這個心頭之患清除,或者至少打壓下去。剪除了定國公的左膀右臂,現在又斷其財路,定國公趙辰還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楊閣老道:“這件事情不能做的太明顯,該給的糧草和輜重還是要給,隻不過拖一拖就是,用他們去消耗狼國大軍就是。至於這些產業,我看可以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專門進行管理,就以市場上三分之一的價格拿來經營,其中三分之一衝抵國庫,三分之一給太子,其它部分我們合夥分成就是!”
太子連忙站起來道:“多謝閣老!”
這時,楊天豹道:“到目前為止,牛天機、韓師道還沒有起拔的跡象,我看他們也在拖延!”
楊元寶道:“兵部將立即派人前往催促就是!”
楊閣老笑了笑,道:“這很簡單,朝廷將派監軍入駐牛天機、韓師道的大營,由不得他們不趕往前線!”
楊元寶恍然大悟道:“這確實是好辦法,但我怕他們不一定會聽命!”
楊閣老笑道:“那就好辦了,到時候我們就有理由斷了他的糧食輜重。你們聽說過秋後算賬嗎?”
眾人聽了為之一驚,這一手確實厲害!
楊閣老笑了笑,然後道:“這兩人離開京師之後,京師防務空虛,如今四國來犯,太子當親自成立一支新軍,拱衛京師!”
“墟!”
眾人臉色大變,這楊閣老是連環套啊!這些兵馬一走,楊閣老就以太子的名義擴充實力,真是高!
太子哪裡知道這裡麵的道道,這部隊明麵上是太子的兵,但其實還不是聽從楊閣老的。
太子臉色興奮,他也知道要成為朝廷真正的玩家,光靠這些文人還不行,必須要掌控軍隊才行。太上皇之所以退位之後還能呼風喚雨,不就是掌控了軍隊嗎?父皇雖然為九五之尊,很多時候還不是要聽太上皇的。
太子道:“善,不知閣老準備籌建多少軍隊?”
楊閣老道:“十萬兵馬!”
眾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楊閣老好大的手筆啊!
太子臉色激動地道:“閣老,養這麼大一支軍隊,戶部沒有錢啊!”
戶部尚書董卓一臉的尷尬,戶部確實養不起這支兵馬!
楊閣老淡淡地道:“供養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估計每年需要紋銀100萬兩,這點錢戶部擠一擠就是,實在不行,可以以太子的名義捐款嗎,我楊家自是全力支持!”
以楊家每年五六百萬銀子的進項,拿出100萬兩銀子不是難事!
太子起身謝道:“多謝閣老為國解憂!”
喜歡大夏第一武世子請大家收藏:()大夏第一武世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