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張五十兩的銀票,再加上四張十兩的銀票。
輕飄飄的。
謝令和卻笑出了牙花子。
算了一下所有的銀子,總共還有七百二十兩銀子,以及幾塊碎銀子和一些銅錢。
去年買橘子,總共賺了八百兩銀子,之後買了一個一百畝地的莊子,花了二百四十兩銀子,還剩下五百六十兩。
之後。
辦契書花了二十兩銀子。
還剩下五百四十兩,年底盤了糧鋪的賬,結餘了四十兩銀子,才開了幾個月,已經是很不錯了。
取了八十兩作為錢苟、李長平、李二苟一家和安福的酬勞和過節錢。
因此,自己手裡還剩下五百兩銀子。
如今,又有了二百二十兩銀子,就是七百二十兩銀子。
鎮上開一家糧店就夠了。
謝令和不想把錢放在手裡,錢生錢才是最好的,她自言自語:“乾脆抽時間去縣裡再買一間鋪子,正好野橘林莊子上的稻穀要成熟了。”
‘’隻是,誰管呢?”
謝令和認識和信賴的人不多。
她自己也不可能每天在外麵跑,至少,在四個弟弟考中進士之前不會。
這麼一想,她腦海裡瞬間浮現出了一個人。
“有空去問問他。”
暫時放下這事兒。
……
下午。
識字班。
下課後,去年第一次正式開班的學生李風走了進來。
“老師。”
謝令和詫異:“怎麼了?”
李風有些不好意思:“老師,是這樣的,我在碼頭幫忙記賬,空閒時間拿出你給我們的習題冊看,結果管事看上了,覺得很有用,想要買份給家裡孫子用,讓我來問問你願不願意單獨出一本習題冊。”
謝令和驚訝:“習題冊?”
李風又道:“管事願意出二兩銀子買一份。”
“這……”
謝令和沒有立即答應:“讓我想一想。”
李風也沒有多說什麼:“好的,老師,你想好了和我說就是。”
“嗯。”
謝令和點頭,笑著關心:“最近工作如何?有什麼難題就和老師說。”
李風憨笑著摸了摸頭:“一切都好。”
“多虧了老師教我們的心算法子,我在幾個賬房裡是算得最快最好,準確率最高的,管事的說有機會像上麵舉薦我,把我調去鋪子裡。”
謝令和為他高興:“這是好事啊~”
碼頭上記賬,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盤點會計,每天風吹日曬的,條件艱苦,薪水也低;要是去鋪子,不僅工作環境好了,而且還沒這麼累,薪水也高。
李風:“都是老師教得好。”
謝令和擺手:“彆這麼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李風笑著點頭。
“……”
寒暄了一句。
她和李風告彆回了家。
……
屋裡。
回想到李風的話,她陷入了沉思。
“習題冊嗎?”
其實古代科舉也有曆年真題卷的說法,各大書院也有類似的說法,隻不過,不會像謝令和那樣,按照每本書出專門的題。
這叫做題海戰術。
喜歡穿成反派長姐後,我統管全家請大家收藏:穿成反派長姐後,我統管全家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