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承乾絕對不會讓戍邊軍人,成為類似大明衛所官兵那樣的半農半兵的性質。
甚至最後演化成隻知道種地,不知道如何打仗的農夫!
這就是他們對曆史了解的優勢。
父子倆在製定這些政策時,吸取了後世的一些列經驗教訓,將所有可能存在的隱患,全都避免掉。
特彆是建設兵團的內部建製,凝聚人心的同時,也能集合兵團力量,定點開發某一處區域。
抱團取暖下,還能抵抗東北地區冬日嚴寒,與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
建設兵團隻要在當地站穩腳跟,在經過兩三代的繁衍後,就能徹底控製當地原住民。
甚至吸納原住民進入建設兵團,再加上駐軍的策應,五十年內將東北大地消化成為大唐本土,絕對不是問題。
曆史上出現的渤海國、遼國、金國、蒙元,乃至大清,將徹底胎死腹中!
連還未出現在曆史中的所謂高麗、朝鮮,也將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中,連出現的機會都沒有
一條條政策隨著大唐將士控製遼東大片土地後,很快就有相應官員前來接管。
第一批移民也正式上路了,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是個好的開始。
李靖和李承乾等人,則是率領大軍等候平壤方向劉仁軌的消息。
到時候前後夾擊,徹底覆滅盤踞在鴨綠江沿岸的高句麗軍隊,將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抵抗力量消滅!
那這時候淵蓋蘇文在乾什麼呢?
他也在緊鑼密鼓的調動國內兵力,並大力征召周圍的野人充實部隊。
在兩邊的強力措施下,白山黑水間生活的部族可就遭殃了。
要不被高句麗拉壯丁,要不被大唐抓去當俘虜。
怎就一個殘字了得!!
時間就這樣在雙方的拉扯中又過去十多天。
這時候,高句麗都城平壤,終於傳來被大唐水師突襲的消息。
這下淵蓋蘇文總算明白了大唐之所以停滯不前的意圖!!
可他明白大唐的計策又能如何,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平壤已經被拿下,這時候殺回去肯定來不及。
大唐早有預謀,能輕鬆拿下平壤城,肯定也能守得住。
關鍵是他現在回軍馳援,很可能會受到兩麵夾擊,到時候可就真的無力回天了!
那現在要怎麼辦,繼續在鴨綠江沿線與大唐對峙嗎?
可之後呢?
打勝了,可老巢被人偷家,打贏了也沒地方去。
更彆說想打贏幾乎不可能!
難道要投降!?
可高句麗之前對隋朝將士遺體的羞辱,明顯是刺激到如今的大唐將士。
他們會放過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