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抽著煙,開始緩緩講解那段屈辱的曆史
李世民李靖等人也各自點支煙,陪著。
隻有劉仁軌沒接觸過煙,這時候看著眾人在那吞雲吐霧,有些心癢癢,也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候,裴行儉遞給他一支煙:“劉大人,試試!”
試試就試試!
然後劉仁軌也抽上了
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清倭衝突中,原本清國一方在硬實力上一直是占有優勢的。
但朝鮮甲申政變之後的十年時間,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這段時間,倭國一直關注著清國,倭國軍界要人山縣有朋指出"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故自1890年後,倭國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軍、陸軍。
1893年起,明治狗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
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奮鬥目標,準備進行一場以"國運相賭"的戰爭。
說到這,李世民插嘴道:“好一個窮兵黷武,國運相賭,好一個擅長賭國運的民族,很好,好得很”
李世民咬牙切齒間,眾人也都在心中暗自發狠。
倭國,在大唐時代,絕無可能存活。
這句話他們說的,徐福來了都沒用。
李承乾說道:“國運這東西很玄妙,國運來時,擋都擋不住,可國運差時,真的是事事不順。”
“清朝末年,就是國運衰敗之時,洋務運動、變法維新、辛亥革命等等,那個時代的進步人士,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可就是無法帶領老大難帝國重新崛起!”
“直到那一抹絢爛奪目的紅色的出現,咱們的國運才漸漸扭轉過來,但這個過程卻伴隨著戰火和犧牲,是數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才換來的,太慘烈,太悲壯。”
裴行儉疑問道:“殿下說的那一抹紅色,是子任先生嗎?”
李承乾堅定的點點頭:“是的。”
“那我們能在那個時代見到他嗎?”
李承乾苦笑道:“很遺憾,那時候子任先生還沒誕生”
李世民心生感慨:“真想拜見這位改變華夏國運的先生,雖然之前隻是看過他的一些書籍,書籍裡的有些觀點甚至還會動搖大唐統治。
但他是真正為人民做事,真的在為這個國家奉獻一生。
我李世民對誰都不服,始皇帝和漢武帝我都能笑而麵對,隻有在這位先生麵前,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小醜,一個趴在人民身上吸血的惡人,自殘形愧啊!!”
李承乾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這不是你的錯,每個時代都有他的局限性,你李二,已經算做得好了,對得起你這身黃皮,彆氣餒,繼續努力,我相信你能摸到子任先生的背影的”
這是安慰嗎?
李世民原本悲壯的心情瞬間沒有了,扭過頭不去看自己的好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