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寶龍觀_狼紋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狼紋身 > 第2章 寶龍觀

第2章 寶龍觀(1 / 1)

離劉老道父親家不遠處有個道觀,叫做寶龍觀,什麼時候修建的已經無據可查了,隻知道與建在山西大同的那座純陽宮建築風格十分相似。寶龍觀坐北朝南,平麵為三進的院落,觀中設有領觀殿、祖師殿、三清殿,兩側還依次設有鐘鼓樓、三官殿、奶奶廟、配殿和東西耳樓。觀內建築宏偉,塑像栩栩如生,壁畫精美,既有宗教的莊嚴恢弘,又有園林的精致秀美。

在我國現有的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發源於中國,由中國人創立的宗教,所以也是真正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那時,人民相信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等仙山,並由此出現了許多以追求不死成仙為務的方士,被稱作‘方仙道’。而‘方仙道’在秦漢時期活躍一時,這也是如今道教的前身之一。但‘方仙道’的活動缺少了理論的成分,所以後世的道教思想主要來源於先秦的道家哲學。春秋時期,老子曾闡發了一套關於宇宙萬物產生、存在以及運動變化的理論,他認為‘道’是宇宙萬物得以產生的根源及賴以存在的本體,主張人的活動應當遵循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以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由此而開創了道家學派,這也是後世道教發展的理論基礎。

而到了東漢末年,張道陵在西南蜀中稱得到了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並造作道書二十五篇,從而創立了天師道,也稱五鬥米道。而同一時期,也有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了太平道,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組織民眾反抗東漢王朝的統治,發動了黃巾軍起義。天師道和太平道的出現,令道教開始成為有嚴密思想體係和組織製度的團體,這也是道教有了成熟的宗教形態的標誌。

後經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改造和發展,道教的經典教義、修持方術、科戒儀範漸趨完善,新生的教派也開始滋生繁衍,並且得到了統治階級的承認,所以道教開始演變成為成熟的正統宗教。

到了隋唐時期,道教更是盛極一時,社會影響極大,而道教內部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出現,並且以修持內丹術為主的金丹派也開始興起。到了南宋金元時期,又在華北出現了全真,太一,真大等新教派,南方也出現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宵、清微、淨明等新教派。

而自明清兩代開始,隨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晚期,道教的發展也陷入了停滯僵化。隨著進入民國,許多道教流派或者偃旗息鼓暗自修行,或者失了傳承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能夠留存下來的較大的教派也隻有正一和全真兩派了。

全真派作為我國道教的一個重要門派,是北宋時期王嚞在陝西終南山所創,因為其道號重陽子,所以後人便尊稱其為王重陽。全真派講究內、外單的修煉,其道士皆為出家道士,不結婚、不葷食、平日需著道裝、束發麵須,且需要住在道觀裡。現今京都西便門外的白雲觀就是全真派道觀的代表。

而正一派的前身則是張道陵所創的天師道,元成宗大德八年,也就是一三零四年,第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獲授‘正一教主提舉龍虎山、茅山、閣皂山三山符籙’,這也是正一派正式形成的標誌。與全真派不同,正一派的弟子可以在家、結婚,現實生活中很多懂道術的民間居士多屬於正一派。

全真和正一這兩個道家教派在地域分布上也是有差異的。正一派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區,這裡曆史上就是道教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所以正一派在這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信眾基礎。而全真派則是在北方比較盛行,如陝西、山東等地。這些地方的氣候和環境條件在古時候相對艱苦,但全真派的道士們卻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靜心修煉,體悟‘道’的真諦。

地處北方的寶龍觀也是一座全真道觀,故此觀中都是出家修行的道人,老老小小足有近百人,規模著實不小。寶龍觀的主持叫做亦懷真人,至今修道七十餘載,仙風道骨、道法幽逸十分了得,而且為人親和,心地善良,所以深受信眾愛戴,所以寶龍觀的香火也就十分旺盛。

在寶龍觀出家的道士中,有幾個十歲左右的孩子,都是家境貧苦無力養育,才送到了寶龍觀,或是觀中收養的無父無母的孤兒,他們平時除了學習道教課業,也要承擔一些觀裡的雜活兒。那時劉老道的父親也是八九歲的樣子,他沒事做時就會跑到觀中找這些小道士們玩兒。劉老道的父親身體十分健碩,長得比同齡大小的孩子都要高大些,所以總幫著觀裡的這些小道士挑水劈柴,打掃院子,小道士們呢,也時常從大殿裡偷些上供的點心瓜果分給他吃,兩相相處的倒也十分融洽。

常來常往日子一久,亦懷真人自然是注意到了這個孩子。初見劉老道的父親,他就覺得這個孩子根骨極佳,便對劉老道的父親上了心,時常暗中觀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掏空渣爹資產轉身下鄉 開局玉女宗,被仙子挑走當人丹 出獄後,我醫聖身份曝光了! 百歲修仙:從激活純陽聖體開始 江湖舊夢,劍影梅香 鎮龍棺:天命守村人的九幽覺醒 我真沒想當訓練家啊 代嫁王妃修仙記 被逼自刎,嫡女重生撕婚書覆皇朝 開局吹首大出殯,修仙大佬全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