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老辦法。
在人心態崩塌之際,加以引導和暗示。
是掌控方向的不二選擇。
這在心理學中,叫做思想重構,或者叫認知重構。
就是打碎一個認知。
然後再在破碎的認知之上,重新構建一個新認知。
這樣一來,新認知就會像植物一樣,吸收上一次破碎思想的‘養分’,會更加茁壯成長,會更加堅不可摧。
這種心理應用,在上輩子覆蓋了世界的各個領域。
最為被人熟知的有兩個案例。
一個是某調味品,被汙說會致癌,導致直接沒落。
雖然後來人們已經了解真相,但依舊無法回到以前。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油。
吃了千百年的動物油,被汙成不健康。
可事實上,動物油在熱水裡就會融化,消解。
而人體的溫度,恰恰是消解、吸收動物油的最佳溫度。
可另一種油呢?
不用去汙洗滌,完全無法洗掉,但卻一直被推崇。
這就是典型的‘認知重構’案例,打破以前認知,重新植入新認知。
陳午現在也是如此。
他通過虛無縹緲的‘乾元仙宗’,通過《道德經》的三言兩語,來打破春心,夏落雪他們的認知。
雖然陳午說的不多,但他說的話足夠震撼。
就像神龍現世,見首不見尾。
卻勾勒出了一個曾經龐大恢弘原始修行界。
勾勒出一個古老神秘的宗門。
一部直指大道的秘典。
這些。
足以將現場所有人的思想,拉進陳午所營造的‘語境’之中。
從而認可他的話,改變自己的‘世界觀’。
“天命之人!天命所在!”
“呂狀元,你在雙聖城就說自己是天命之人,你那個時候就知道這些?”
春心聽到‘天命所在’幾個字,立刻就想起幾年前,陳午假裝受傷進入雙聖城的場景。
當時陳午就說過這種話,隻是她那時候認為他在瞎扯。
“當時我知道自己是天命之人,但並不清楚我的‘使命’。”
“這幾年在乾元仙宗,通過某些秘傳和祖師推演,我才知道的。”
陳午點了點頭,他也沒有想到,以前在雙聖城無心之下吹的牛逼,會在這裡用上。
以至於他現在說自己是天命之人,完全有‘曆史’可考。
能夠前後呼應的對上!
這不由得讓春心心裡,更加相信陳午所言。
“那剛剛你說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走進天命之內’,‘因果’又是什麼意思?”
夏落雪說話的時候,麵帶疑問。
像是想到了什麼,又像是不能確定。
事實上,有些東西她更多的,是在和陳午確認自己的想法而已。
她心裡,已經有了她的判斷。
“天下大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猶如陰陽,輪轉不休。”
“大河滾滾,無深潭者,水不可久留。”
“深潭靜水,無有源頭,則水必死矣。”
“當今修行界,修真、修神對峙萬萬年,格局恒恒不變,彼此不破不立。”
“就像孤陰孤陽,深潭靜水,沒有流轉,沒有破立。”
說到這裡,陳午在眾人思索的目光中,與大家對視了一眼,“諸位,你們有沒有發現,無數年以來,成仙的人越來越少了?”
“這有什麼問題嗎?”
“成仙猶如螻蟻撼天,成仙人少很正常啊。”
“現在是比古老過去成仙難了。”
“異寶,珍寶越來越少,彆說成仙,就算煉寶合身成為化靈尊者都艱難萬分了。”
“……”
眾人紛紛苦歎,修真之難,是每個人的心病。
無法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