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期的曹操,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彆的才能,加上自己的出身為宦官曹騰之後,更是與士人階層對立,令人所不齒。
他的到來,讓雒陽城內的名士們紛紛閉門謝客,生怕卷入這即將掀起的政治漩渦之中。
然而,在這股避之不及的寒流中,唯有梁國人喬玄的府邸,燈火通明,大門敞開,以一種不凡的氣度,迎接著這位不速之客。
曹操行至喬府門前,攜帶著吳郡當地流行過來的禮物,這可是自己花重金從商人手裡買下的。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拜訪,更是他在雒陽站穩腳跟,廣結人脈的關鍵一步。
守門的仆役見狀,麵露驚異之色,卻也迅速反應過來,連忙通報。不多時,門扉緩緩開啟,一位身著儒衫,須發皆白的老者立於門檻之上,正是喬玄。他麵容慈祥,眼神中卻透露出洞察世事的深邃。兩人目光交彙,仿佛有千言萬語,在這一刻無需多言便已心照不宣。
“孟德大駕光臨,喬某有失遠迎,請進。”喬玄的聲音沉穩有力,透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威嚴,他側身讓路,邀請曹操入內。
踏入喬府,一股淡雅的書香撲鼻而來,與外麵的喧囂形成了鮮明對比。曹操環顧四周,隻見屋內陳設古樸,字畫滿牆,每一件物品都透露出主人的不凡品味與深厚底蘊。他心中暗讚,麵上卻不動聲色,與喬玄並肩步入正廳。
正廳之內,茶香嫋嫋,氣氛凝重而又不失禮數。曹操與喬玄分賓主落座,侍女們輕手輕腳地奉上香茗,隨後悄然退出,隻留下兩人在這方寸之間,進行著一場無聲的較量與交心。
“孟德此行,定有要事相商。”喬玄輕抿一口茶,緩緩開口,打破了沉默。他的話語雖輕,卻如同重錘,直擊曹操心田。
曹操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抹精光:“喬公慧眼如炬,操此次前來,實乃仰慕喬公高風亮節,虛心向喬公請教。”
隨後搖了搖頭歎息道:“操福氣淺薄,早年間身份低賤而遭逢孤苦。既沒有享受到如同孟母三遷那樣的來自母親的教育;也沒有聽聞過如孔子在庭院中教育兒子那般的教誨。人生處在惡劣的境地就好像抽腸裂膚般難過,自己總是在思考此生到底有什麼可以依靠。儘管懷著滿腔的誌向,但這世道又怎麼會給我施展抱負的機會呢?”
隨後言辭慷慨,談及天下大勢,分析利弊,言辭間透露出不凡的遠見卓識。
喬玄聽罷,雙目微眯,深邃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緩緩點頭,嘴角勾起一抹讚許的笑意:“孟德誌在千裡,非池中之物。老夫觀你言行舉止,確有非凡之才,若能持之以恒,必成大器。”
言至此處,喬玄神色變得凝重,他站起身來,緩步走至曹操麵前,雙手搭在其肩上,語氣中滿是托付之意:“吾見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願以妻子為托。”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曹操亦未曾料到喬玄竟有如此決心,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鄭重地拱手行禮,目光堅定:“喬公放心,孟德定不負所托,必將以真心相待,共赴時艱。”
隨後喬玄向曹操介紹著自己與曹家的淵源,原來曹騰當初曾助種暠(chonghào)當上司徒,而種司徒又征辟了梁國人喬玄,後喬玄曆任三公,既是名臣又是名士。
喬玄認為曹操有安定天下的才能,曹操亦感念喬玄,遂與之成為忘年交。喬玄亦是向曹操舉薦許劭許子將、蔡邕蔡伯喈,隻要得到此二人的品評和讚許,在士人眼中就將得到認可。
————————
翌日,曹操身著一襲低調卻難掩其氣勢的玄色長袍,步履沉穩地踏入許劭的府邸,他深吸一口氣,調整著情緒,儘量讓自己的姿態顯得卑微而不失尊嚴,緩緩踏上石階,手中緊握的禮盒沉甸甸的。夕陽的餘暉斜灑在他堅毅的麵容上,為他鍍上了一層金輝,卻也掩不住那雙深邃眼眸中閃爍的急切與不屈。
他深知此行非同小可,許劭的一語品評,或將是他日後名揚四海、成就霸業的敲門磚。因此,即便是麵對這滿院的清高與不屑,曹操也未曾有絲毫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