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萱從容地洗漱完畢,下樓至櫃台邊,紀胤羨已將早餐備好。
她津津有味地享用完畢,稍作整理,便開始整理超市,準備開門營業。
連日來忙於外出,超市已多日未開張。
雖然經濟狀況已不再拮據,但也不能長久閉門謝客。
走回櫃台,沈雲萱撥通了太陽能板發電廠客戶經理的電話,訂購了十套發電設備,並支付了兩百萬的定金。
放下手機後,她轉頭詢問紀胤羨:“他說五天內送貨上門。老鄧已經去購買糧種了,你了解地裡的情況了嗎?”
“淩祈一早便帶領人手查看過了,莊稼都已乾裂,我已派人先打井灌溉,待土壤濕潤後再進行翻地。”
聽到“翻地”二字,沈雲萱立刻聯想到一件事:“你們耕作,是不是主要依靠人力?”
“正是。在生死存亡之際,耕牛早已被宰殺。”
紀胤羨說到此處,不禁深深歎了口氣。
按照西魏律法,擅殺健壯耕牛是重罪。
但在汴梁這種困境下,不得不放寬尺度。
既然沒有了耕牛,春耕便隻能依靠人力完成。
沈雲萱並未深究紀胤羨的心思,隻是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在我們那裡,農業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無論是耕地、播種還是收割,都變得異常簡便。
一台機器,一天之內就能耕作十幾畝土地,播種的速度更是驚人。”
說著,沈雲萱打開視頻軟件,搜索了一段耕地播種的視頻,播放給紀胤羨觀看。
紀胤羨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屏幕,呼吸不禁變得急促。
他早已從沈雲萱的述說中領略了龍國的強大與神奇,心中已有預期。
然而當親眼目睹這段視頻時,紀胤羨仍感震驚不已。
如果西魏也能擁有這樣的機器,那麼農耕的勞作將會變得多麼輕鬆快捷!
沈雲萱手指著屏幕上的機械,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這些機械雖然購置起來毫不費力,價格也相對親民,但關鍵難題在於如何讓那邊窗外的、身處另一時代的汴梁民眾掌握駕駛技巧。”
在龍國,想要學習駕馭農作機器,隻需報名參加培訓即可。
然而,麵對汴梁那些古老朝代的百姓,該如何傳授這門技藝呢?
望著沈雲萱緊鎖的眉頭,紀胤羨深知這個問題並非一蹴就能解決的。
“萱兒不必過分憂心,目前找不到對策,也無需焦急。”
他緩緩說道,“汴梁的民眾數以萬計,即使其中六成投入耕作,也能將汴梁的土地悉數開墾。”
經曆了三年的旱災,汴梁的百姓不再畏懼艱辛,他們所擔憂的,是連辛苦的機會都沒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