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除此之外,我們女性便彆無他用,亦無其他使命需要我們去擔當。
讀書認字,仿佛與生俱來便不是我們女性分內之事。
即便偶有女性得以識字讀書,也多半隻是修習三從四德,研讀女德、女戒與女訓而已。
儘管我因諸多機緣巧合,有幸研習了四書五經,但過往我亦曾認為,即便我學成歸來,亦無大用。”
得知菩薩恩臨,與紀大將軍攜手倡導女子書院,使得每位女性都有機會踏入學堂,接受與男子無異的學識滋養。
當我聽聞這一喜訊,心中既是震撼又是喜悅。震撼的是,我夢寐以求的願景,竟然化為現實;喜悅的是,我們何其幸運,得以遇見菩薩與王爺這樣的仁者。
我期望你們能深切地認識到,這樣的機遇實屬難得。你們端坐於此,正是無數女子夢寐以求的機緣。
珍惜眼前的機會,勤學不輟,刻苦鑽研,全力以赴。
唯有如此,你們在未來的歲月裡,方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二十名少女屏氣凝神,全神貫注地傾聽著每一句話。
她們激動得臉頰泛紅,眼中閃爍著淚光。
“謹遵先生教誨,我們定會勤奮向學!”她們的聲音清脆悅耳,稚嫩中透露著堅定的意誌。
這樣的場景不僅發生在這一間教室裡,其他教室中的夫子與學生,也在重複著相同的誓言。
沈雲萱目睹這一幕,聆聽她們的心聲,內心湧動著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動。
這股激動,甚至超越了讓民眾溫飽的喜悅。糧食雖易得,果腹亦非難事,但思想之覺醒、命運之轉變,卻是更為艱難的曆程。
幸運的是,她們沒有讓她失望。幸運的是,她遇到了紀胤羨。
沈雲萱深知,若換作他人,她的這些理想或許永遠無法化為現實。
直至紀胤羨返回營帳,沈雲萱才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向他望去,“胤羨!你的仁心令人欽佩!我感激不儘!”
紀胤羨露出一個無比溫暖的笑容,輕輕抬起手,在沈雲萱的頭頂輕輕揉了揉,仿佛在無聲地告訴她,一切心憂皆可忘卻。
應當感激萱萱,若非她,我恐怕連這些想法都無從萌生,更遑論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
“不,應該感激的人是我。”
“我同樣要向你致謝。”
兩人不斷地相互表達謝意,彼此的眼中隻有對方的存在。
最終,兩人齊聲發出了歡笑聲,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沈雲萱將她的額頭輕靠在紀胤羨的胸前,聆聽著他那沉穩而有力的心跳聲,內心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安寧。
儘管我們無從得知曆史上的西魏是否真實存在,也不確定紀胤羨和我們共同付出的努力,在他身後歲月中,是否會被迅速遺忘。
然而,至少我們曾經全力以赴!我們都不曾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