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基地的幸存者們住在一棟超高層爛尾大樓裡。
大樓一共有四十五層。
因為是爛尾房,沒通電梯,樓裡隻有兩座建築隊用的大貨梯。
所以住人的區域隻有十八樓以下的樓層。
十八樓到四十之間作為基地方的儲貨倉。
頂上五層樓,是大樓預留的防禦牆,用來抵抗變異飛禽的襲擊。
圍著爛尾樓,另有四塊特殊區域。
一個是基地高層和生物公司的地盤,屬於基地核心區。
一個是希望基地的工業區,拾荒人所需的工具都在此生產,並銷售到其他四大基地,換取食物。
末世的第十二年,也就是去年。
在c國原本廣袤的國土上,c國幸存者們根據各地的天然地理優勢,建立了東西南北中五大幸存者基地。
位於東部的希望基地背靠大量的城市廢舊資源,主要以拾荒和工業製造為生。
五大基地互相協作,又有生物公司最新研發出來的shasi病毒抑製劑和進化藥劑強力輔助。
人類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終於結束。
而希望基地內另外的兩塊特殊區域,就是位於基地電網內的超級垃圾站。
和在基地電網之外的混亂棚戶區。
那裡住著拾荒大部隊,他們大多不是c國本土人,所以也不受各大基地接納。
在電網之外,他們不受基地內的規則限製,隻遵循著最原始的生存規則。
看似擁擠逼仄的基地爛尾大樓,在棚戶區幸存者們眼中,是向往的存在。
不過對於生活在‘向往之地’的居民趙小袖來說。
這爛尾樓真的是又臭又臟。
孟阿婆離開後,她的活爹找了兩隻空桶,把她整個人一提,放在了其中一隻水桶裡,便出門了。
十八層樓裡擠著兩萬多人,每層樓僅有一個公共廁所和一個水房。
乾淨無汙染的水,每日基地定時定量提供,隻能維持基本生存需求。
所以彆說是洗澡了,就算是每天洗臉刷牙都很難達成。
工業區那邊倒是有個公共浴室,但單人50積分的高額票價,都足夠買上10支營養液了。
不做重體力的前提下,一支營養液能讓一個成年人頂一天。
花十天的飯錢洗半小時的澡,對生存需求都還沒滿足的人來說,簡直奢侈。
所以人一多,大家夥身上那股味道彙聚在一起,威力堪比生化毒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