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浮現,隨後由黑變綠,在是由綠變紅,後是由紅變黃,最後是變白,之後依次循環,直至霞光蘊含了所有的五色。
五色霞光環繞在陳胤身邊,逐漸收斂進入他的體內,陳胤的氣息猛地拔高,同時他能夠感覺到自己的五臟似乎出現了些許的異常。
可就在此時,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異常感忽然出現,周身的霞光就像是被橡皮擦擦去的圖畫一樣憑空消失,像是有什麼東西將其吞噬了似的。
林森醜看著這一幕,若有所思,而陳胤則是緩緩的睜開眼睛,臉色有些不好看:“我剛剛凝聚的大道雛形,消失了”
“並非消失,而是融入。”
林森醜出言糾正:“就像陳道友你先前自己說的一樣,一切都將歸於虛無,你的五行大道並沒有消失,而是融入了虛無,你現在在試著感受一下,能不能使用從大道上獲得的能力?”
陳胤抬手,一抹深邃的黑在他的手臂上緩緩流淌,看到這玩意兒,陳胤忍不住歎了口氣:“特麼的,陳老魔還在追我。”
“陳道友,我大概是明白你的情況了。”
林森醜飛到陳胤麵前,對著他說道:“對於吾輩悟道類修士來說,隻要你能行,想修幾條大道就修幾條,沒那麼多限製。
而大道的概念分為自然和人造,自然大道便是相似於五行,人造大道便是類似於虛無,兩種概念並沒有高低之分,全看你個人的理解。
既然你對於虛無的理解為‘一切儘歸’,那麼自然便是虛無吞沒了所有,而這便與其它大道產生了衝突。
這就像是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一般的大道的圈或圓或扁,或長或短,有著彌補了一處,就會有下一處的缺口,不儘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
而陳道友你的虛無大道,就像是在地上畫了一個規整而毫無缺口的圓圈,看似完美,實則再也沒有擴大的可能。
甚至因為概念意義上的無限大,這個圓圈還會主動吞噬彆的圓圈,讓陳道友你再也沒有凝聚其它大道的可能。
這本該是陳道友你自己的選擇,專心在一條大道上走下去也是正確的,可既然這虛無大道不是你自己的大道,那麼問題就很大了。
困於圈內,不得寸進,終生困於金仙果位而大羅無望都還算好的,日後若是沒能把持住,說不定還有被大道同化的風險。”
林森醜說著,對陳胤豎起了一根手指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大概能給你三個辦法。
第一種,是想辦法徹底剝離舍棄這條虛無大道,反正不是你自己的,丟了也不心疼,但目前比較困難。
畢竟按照‘一切儘歸於虛無’的概念,陳道友你自己,怕是也成為了虛無的一部分,舍棄大道就相當於自我分裂。
我不建議你這麼做,這種方法雖然一勞永逸,但潛在的損害太大,或許終生都難以彌補回來。”
陳胤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明白,林森醜又豎起第二根指頭:
“第二種,便是轉走修道類的路子,從最開始的煉氣期一步步往上走,以修道類的路子成仙,就可以轉修另一條大道了。
因為修道類的修士,本就是走在前人所探明的道路上,最終的結果是另外走出自己的路,就像是一顆大樹上分叉的枝乾一樣。
圓圈吞沒不了立體的大樹,自然也沒法封鎖活的枝乾是活的,隻要道路能不斷延伸,破圈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修行無易事,就算有如今的修為,也不意味著修道類的路子就好走,我有辦法幫你起步,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其實,修道類的路子,我本就有在兼修。”
陳胤思索了一番後,還是決定自爆一點底細:“不過,我修道類的境界,是隨著我的三災而走的。
渡風災後,我能修至金丹境,渡火災後,我能修至煉虛境,或許渡風災後,我能修至大乘境或者渡劫境?”
“原來陳道友你三災都還沒渡完啊?那豈不是說還有潛力未展現?”
林森醜詫異的看了眼陳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豎起了第三根手指:“既然如此,我會推薦你去選擇第三種方法。
第三種,便是主動去感悟,去深入了解虛無大道,直至完全掌握,完全了解,於這狹小的圓圈裡編織出新的圖案。
簡略的說就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將虛無大道的概念延展,擴張,用自己的感悟去凝聚新的大道,直至覆蓋原有的虛無大道,將其否定。
就像是在原有的圓圈裡再畫一個不完美的圓圈,並讓這個圓圈逐漸擴大,直至於原本的圓圈貼合,破壞圓圈的完美性。
而圓圈一旦不在完美,便意味著封鎖消失,有了缺口,自然就有了彌補缺漏,繼續擴大的可能,到那時候,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陳胤陷入思索,林森醜放下手,看著他說道:“理論上,似乎是第三種方法最好,但首先要看適不適合自己。
畢竟陳道友你本來就兼走了修道類的路子,那麼第二種方法自然是最為穩妥的,當然陳道友你要是有自信,你也可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