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去喝酒。
1802:耍酒瘋。
1803:1802有病。
1807:去罵人。
1808:拉電閘。
1809:我是保安。
目前,18041806,還沒有給出他們的線索。
眾人都在耐心等待。
其實,到這裡,他們或多或少有些猜測。
凶手a的嫌疑,基本上可以鎖定在:1801、1802、1807、1808這四人身上。
除了1802,其餘三人在劇情中都應該出過門,因此作案的嫌疑很大,但他們不是傻子,不可能明目張膽這麼說,所以嫌疑最大的是1802。
【1804】:我的記憶,在提醒我,有人掛在窗戶外麵。
【1805】:與人打架。
【1806】: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沒有得到線索,也沒有記憶,甚至連我是誰都不知道。
…
至此,九個人,都把各自得到的線索發了出來。
他們心知肚明,每個人發出的消息,可能有問題,但大體方向不會有錯。
簡單來說。
凶手a去殺人,他\她就可能發出:我要去罵人,拉電閘,打架,喝酒之類的。
總之,是要出門。
因此,在這些消息中,凡是出過門的都可能是凶手a。
目前,嫌疑最大的有兩人:
1802和1806!
1802不用多說,酒瘋+精神病這個設定,不是凶手說不過去。
1806沒有透露任何信息,光憑這點,嫌疑就很大。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其餘八人中,有人說了1806得到的信息,讓1806無話可說。
如果是這樣,那就說明九人中有一人沒有失憶。
眾人捋了捋劇情順序。
劇情應該是這樣的:
先有兩人喝酒,其中一人喝醉了在樓道耍酒瘋。
這是第一段劇情。
接下來,就得考慮,是罵人在前,還是打架在前?
從邏輯層麵上來講,人對事件的容忍度是遞減的。
因此,罵人的在前,打架的在後,自然是罵酒瘋子,與酒瘋子打架,緊接著就是有人去拉酒瘋子家的電閘。
這是第二段劇情。
第三段劇情,肯定是圍繞凶案進行的,酒瘋子家,被人拉了電閘,凶手潛了進去。
關鍵是1805的說詞,有人掛在窗戶外麵。
這個很難判斷,可能是凶手把受害者推下窗戶,剛好被東西掛住了,保住一命;也可能是受害者在故意演凶手,簡單來說受害者想殺凶手,與凶手一起跌落窗戶,但受害者提前做好了安全措施,被掛在窗戶外麵。
正在大家推理時。
李建國臉上,已經露出了瘮人的笑容,隻因……
他已經推理出:
自己是凶手a。
1802是凶手b。
1803是凶手c。
原因很簡單,1803說1802有病,而在他房間中,大人的臥室內有治療精神病的藥。
剛才他又推理出凶手b就是大人,因此1802是凶手b。
[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