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證據是吧?”
矮胖抽了口煙,顯然當他發現1801沉默時,就知道穩了。
他在心裡整理了下措辭。
“知道我為什麼選擇蒙著眼來到1801嗎?”
“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防止你可能是:扮演劇情中的凶手a,從而對我下狠手。”
“但主要原因是……”
說到這,矮胖卡殼了,他又重新整理了下措辭:“主要原因是,此刻的我,對某種謊言的判定有點拿不準。”
“某種謊言?”李建國似笑非笑看了眼他,顯然他之前也發現了這裡麵的【某種謊言】。
不過,矮胖蒙著眼,並沒有看到李建國此刻的表情。
“你說這層樓在劇情中,有多少戶人家?”
這個問題,讓李建國一時間難以回答。
隻因,從劇情來看,應該存在一個小孩,小孩和大人住。
而他們有九人,小孩與大人住一戶,豈不是說……
這層樓隻有八戶人家?
但,從客觀事實來看,這層樓有九個房間,且每個房間中隻有一人,那在在最開始,劇情還沒開始前,住戶情況……
有兩種可能:
一:九個房間中,有一個房間空著,沒人居住。
二:空間隔離!
簡單來說,凶手a闖進了凶手b的房間,如果一開始,就把這兩人放在同個房間中的話,當凶手a推理出自己的身份後,會在第一時間殺死凶手b。
因此,既要將兩人放在同個房間中,又要避免凶手a一開始就被凶手b秒殺,所以設計這個劇情的人,將兩人空間隔離。
一比一,複製出一個凶手b的房間,這樣一來,凶手a在凶手b的房間中,凶手b也在自己的房間中,但在空間上,他們一開始不會相遇,也就避免凶手b,被凶手a瞬間秒殺的情況發生。
還沒完,凶手a,離開了自己的房間,闖進凶手b的房間中,那麼凶手a的房間被誰占據了?
答案是凶手c。
凶手bc住在同個房間中,凶手a來了,凶手c跑出房間,闖進了凶手a原來的房間中。
…
沒聽見李建國的回答,矮胖略微皺眉,無語道:“麻煩給點回應,否則接下來的話,我很難再進行下去。”
“我知道你的意思。”李建國這個回答,表明了,他順著矮胖的思路,【推理】出,多出來一個房間存在的兩種可能。
“很好,我們可以繼續剛才的話題了,也就是說,我們在群聊裡的編號可能存在問題。”
“在推理中,劇情中可能存在的大人與小孩,應該住在同個房間中,那麼他們的編號,應該一模一樣才對,或者說,隻有大人有編號,小孩沒有。”
“群聊是按照住戶房間編號來的,既然大人與小孩,住在同個房間中,那麼他們在群裡,應該隻有一個編號才對。”
“無論是房間空著,還是空間隔離,都應該隻有八個編號才對,但群裡有九個編號。”
聽著矮胖反複說著,他之前就在心裡推理出來的問題,李建國失去了耐心:“長話短說。”
“從推理來看,劇情中的凶手c在群裡的編號是錯誤的。”
“但從客觀來看,我們之前並不認為是錯誤的。”
“這個該怎麼判定?”
正確詢問,應該是:這個謊言該怎麼判定?
但,矮胖覺得這個應該不算謊言,不過他依舊謹慎,選擇規避謊言,沒說【謊言】兩字。
李建國皺眉。
[他的意思,我能明白。]
[之前,我們在樓道中進行交談時,由於不知道彼此名字,因此都是以群裡編號代稱的。]
[但,從推理來看,九人中小孩的編號有問題,小孩根本就不該擁有編號才對。]
[也就是說,如果推理正確的話,我們之前都說謊了。]
[但,從客觀事實來看,我們確定我們沒有說謊。]
[那麼問題來了……]
[我們究竟有沒有說謊?]
[從剛才來看,禁止說謊,是遵循判謊原則,也就是從客觀事實去判斷對方有沒有說謊。]
[而在客觀事實上,九人都擁有編號,那就沒說謊。]
[除非……]
[把客觀事實否定掉,也就是證明小孩的確沒有編號。]
[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