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四九城的凜冽寒風如冰刀般割著人們的臉,冰冷刺骨的空氣似乎都要凝結起來。
自10月26日那一場早早降臨的初雪後,如今,這座城市再度被茫茫風雪所籠罩,銀裝素裹的世界裡,仿佛一切都被凍住了生機,唯有那嫋嫋升起的炊煙,還在訴說著人間的煙火氣息。
在這冰天雪地之中,上河村和下河村的竹編廠卻洋溢著彆樣的熱鬨與活力。
開工的號角宛如春風拂過,點燃了村民們心中熾熱的希望之火,大家乾勁十足,如同上緊了發條的鐘表,全身心地投入到竹編生產中。
按照李有福提供的樣品,村民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手藝嫻熟的匠人猶如精雕細琢的藝術家,專注於編織那些複雜精巧的部件,每一根竹條在他們手中都仿佛有了生命,聽話地穿梭交織,變幻出精美的圖案;而新手們則像初出茅廬的學徒,在一旁緊張而又認真地協助,眼睛緊緊盯著前輩們的動作,努力學習著技巧,那股子認真勁兒仿佛要把每一個細節都刻進腦海裡,他們心中懷著共同的信念,力求讓每一件竹編都能完美無瑕,達到樣品那令人讚歎的水準。
當一批精美的竹編成品呈現在眼前時,村裡迅速選派了幾位能說會道、經驗豐富的村民代表,肩負著全村人的期望,前往附近的供銷社和百貨大樓推銷產品。
臨行前,李君文、王海遠和蘇學文找到了李有福,那眼神中滿是焦急與期待。
“二伯,三舅,蘇隊長,這樣吧,我跟著推銷隊員們一起去供銷社和百貨大樓走一趟,或許能幫上點忙。”
李有福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如同一劑強心針,讓三人原本懸著的心頓時落了地。
“有福啊,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你親自出馬,我們就放心多了。”他們深知李有福的本事,秦家村竹編產品被抽成百分之三十的事情他們也有所耳聞,這高額的抽成讓他們心疼不已,而如今,李有福的加入讓他們看到了轉機。
村民代表和李有福帶著各類竹編樣品,滿懷誠懇與熱情,向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的負責人介紹兩河村竹編的獨特魅力。
他們的話語猶如靈動的音符,奏響了竹編產品的讚歌,從竹子的選材到編織工藝的精湛,從竹編蘊含的文化底蘊到實用價值,無一遺漏。
經過一番艱苦的談判與努力,終於成功將兩河村的竹編產品擺放到了一些供銷社和百貨大樓的貨架上,那一刻,仿佛是竹編產品走向輝煌的新起點。
而這其中,李有福無疑是最大的功臣。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獨特的催眠能力,在談判桌上與對方鬥智鬥勇。
不僅以出色的口才和真誠的態度打動了供銷社的馬大元主任、百貨大樓的江主任以及其他幾個供銷社的負責人,還巧妙地施展了自己強大的催眠之力引導對方,讓對方知道村民們的不易,心甘情願地隻提出了百分之十的提成。
這一結果,比起秦家村那高達百分之三十的抽成,簡直是天壤之彆,讓村民們得到了巨大的實惠。
為了防止這些人變卦,李有福還和他們立了合同,寫下了協議。五年之內,所有竹編廠的產品抽成都不能增加。
竹編產品一經上架,便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吸引了眾多顧客的目光。
那竹杯子,宛如一位質樸而優雅的君子,以其天然質樸的材質和精美絕倫的雕琢工藝脫穎而出。
竹子特有的紋理如同歲月的沉澱,每一道痕跡都訴說著大自然的故事;杯身上雕刻的精美圖案,仿佛是藝術家精心繪製的畫卷,細膩而生動。
許多人被它的魅力所折服,紛紛購買回去,或作為日常飲水的器具,享受那一份來自大自然的清新與寧靜,或在待客之時拿出,增添一份彆樣的雅致。
特彆是有小孩的人家,對竹杯子更是情有獨鐘。在他們眼中,瓷器杯子和玻璃杯子就像脆弱的嬌花,一旦摔到地下便會粉身碎骨,而竹杯子則如同一位堅強的衛士,稍微摔幾下根本不會破損,這大大延長了竹杯子的使用壽命。
熱水壺外殼也不甘示弱,它以獨特的設計和良好的隔熱性能,以及出色的保護內膽的功效,成為了市場上的熱門商品。
其外觀造型簡潔大方,線條流暢,圖案精美。
比起同類產品,仿佛是鄉下的野丫頭與一位都市時尚模特相比較,散發著現代氣息的兩河竹編廠的產品自然更受歡迎。
現在的產品,不管是服裝還是其他任何一類東西,都隻講究實用,從來不在美觀上下功夫。
時尚漂亮的熱水瓶外殼一出現,自然大受歡迎,不少人將它買回家,替換掉家中舊有的熱水壺套,讓家中的熱水壺煥然一新,也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份溫暖。
而那精巧漂亮的竹水車,更是如同一塊強大的磁石,引起了很多生產隊的濃厚興趣。
它靜靜地佇立在那裡,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農耕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