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李有福靠著軋鋼廠的司機,還有清河其他幾家廠子的司機們,在外出跑運輸的間隙四處打聽消息。
通過這些經常外出跑長途的司機嘴裡知曉,外麵的世界並沒有像曆史記載的那般滿是淒慘與絕望。
至少,曾經讓人聞風喪膽、餓殍遍野的慘狀,已經漸漸褪去了猙獰的色彩,少了許多許多。
不過,在那些司機們口口相傳的見聞裡,始終沒有提及李有福送紅薯的事兒。
看來那些村民們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在這饑荒如惡魔般肆虐的年月,誰家要是突然冒出幾百斤紅薯,那肯定得像守著稀世珍寶一樣,藏得嚴嚴實實,絕不讓一絲風聲走漏。
畢竟,這可不是鬨著玩的,彆說幾百斤紅薯,有時候,幾十斤甚至幾斤紅薯,都可能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曆史上受災最重,死亡人數最多的河北,山東,山西以及貴州,因為自己投下大量的紅薯,從而拯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今年的乾旱像是發了瘋,依然持續地籠罩著大地。
金水河也沒能逃過這一劫,水位一降再降,比去年低了好多。
有些地方,河水淺得可憐,隻剩下幾尺深,河道的高處都大大方方地露出了水麵,這般百年難得一遇的景象,讓金水河兩岸釣魚的人比以往更加多了起來。
這天,吳氏兩兄弟——吳大富和吳大貴,實在閒得慌,便合計著去河邊碰碰運氣。
兩人早早地出門,費了好大勁兒,才挖到幾條蚯蚓。他們拿著魚竿,一路朝著金水河走去。
說起這吳氏一家,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難。
一家四口,僅僅靠著他們的老爸那份微薄的工作維持生計。
老媽整日忙忙碌碌,給人縫縫補補、打些零工,偶爾還幫著廠裡做糊火柴盒的副業,賺點零零碎碎的小錢。
可這點錢,不過是杯水車薪。
兄弟倆同樣四處打零工,掙著微薄的收入。
吳大富已經二十三歲,吳大貴也年滿二十歲,正是該成家立業的年紀。
可老媽四處托人,求了不少媒人,卻沒有一個媒人願意上門。
誰會忍心把好好的姑娘往這窮困潦倒的火坑裡推呢?
家裡吃穿用度樣樣緊巴巴,住的地方也小得可憐,一家四口窩在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的小房間裡。
姑娘嫁進來,圖什麼呢?就憑老吳那點工資,養活現有的四個人都已經捉襟見肘,要是再添一口人,日子簡直不敢想象,隻會更加艱難。
如今食物短缺得厲害,一家人哪怕天天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米缸還是很快就見底了。
所以,兄弟倆今天滿心期待著能在河裡釣上兩條大魚,給家裡的餐桌添點葷腥,改善改善生活。
魚雖說有股腥味,可好歹是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的食物,總比吃那難以下咽、還不消化的觀音土強太多吧。
為了能搶占一個絕佳的釣魚位置,天還沒亮,兄弟倆就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匆匆忙忙地朝著河邊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