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福一路風塵仆仆。
終於抵達下河村。
他的首要任務。
便是找到生產隊長蘇學文。
在村裡一番打聽後。
很快便與蘇學文見上麵。
兩人就養鴨計劃的諸多細節展開深入討論。
蘇學文對李有福的想法十分認可。
全力配合他推進各項事宜。
僅僅兩天時間。
下河村的鴨舍便順利修建完成。
這鴨舍規模不小。
足足有兩百多平方米。
寬敞明亮。
通風良好。
而且周邊預留了充足的空地。
等日後鴨子養殖規模擴大。
隨時能進行擴建。
按照規劃。
鴨子將實行放養模式。
每天清晨。
村子是會安排專人將鴨子從鴨舍中趕出來。
讓它們前往清水河以及外麵的大河河畔。
自由自在地覓食。
清水河水質清澈。
河岸邊水草豐茂。
魚蝦眾多。
是鴨子們天然的美食天堂。
當然。
除了讓鴨子自行覓食。
村裡每天也需要定時投喂一些糧食和菜葉。
糧食主要以穀糠、麥麩為主。
這些都是當地常見且成本較低的飼料。
村裡種植的紅薯。
成熟後也會被剁碎用來喂鴨子。
既能充分利用村裡的農作物資源。
又能讓鴨子吃得營養豐富。
李有福帶去的這批鴨子品質極佳。
兩百隻大鴨子中。
有四十隻公鴨。
一百六十隻母鴨。
下河村首次養殖就以這兩百隻鴨子為起點。
後續再利用鴨子下的蛋進行繁殖。
逐步擴大養殖規模。
這批鴨子按四塊錢一斤的價格成交。
每隻鴨子平均重量在五斤左右。
一番計算下來。
兩百隻鴨子。
李有福一共賣了四千塊錢。
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也讓下河村的村民們看到了養鴨致富的希望。
從下河村離開後。
沒過多久。
李有福又拉了一車同樣數量的鴨子。
送往了上河村。
同樣是兩百隻鴨子。
同樣的價格。
他再次收入四千塊錢。
上河村的村民們對這些鴨子也十分滿意。
養鴨計劃在上河村也順利開啟。
忙完這些。
李有福還惦記著家中的長輩。
下午。
他分彆前往爺爺奶奶家、外公外婆家。
送去了兩百斤大米和兩百斤麵粉。
雖說上河村和下河村如今年年糧食豐收。
特彆是育種換來的糧食數量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