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冬季。
寒風凜冽。
卻吹不散香港房地產市場上的風雲變幻。
李有福手下的四家房開公司。
在打出“消滅公攤,拒絕爛尾樓”的招牌後。
瞬間在香港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一前所未有的口號。
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
激起千層浪。
迅速吸引了全香港民眾的目光。
然而。
這一舉動卻讓香港本土的其他建築公司如坐針氈。
他們長期以來依賴公攤麵積獲取高額利潤。
李有福的四家公司的做法。
無疑是動了他們的“奶酪”。
於是。
在幾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牽頭下。
香港本土的建築公司聯合起來。
開始密謀一場針對這四家新興公司的破壞行動。
這些老牌公司的老板們。
在一間豪華的私人會所裡秘密集會。
昏暗的燈光下。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焦慮與不甘。
“絕不能讓這幾家公司壞了規矩。
我們這麼多年的生意都彆想做了!”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板憤怒地拍著桌子。
眾人紛紛附和。
一場陰謀就此展開。
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抹黑。
雇傭了一大批水軍。
在各大報紙、電台以及大街小巷的牆上。
發布各種不實消息。
聲稱這四家公司雖然打著消滅公攤的旗號。
但房屋質量堪憂。
所謂的拒絕爛尾樓也隻是空談。
是為了吸引眼球而編造的謊言。
一時間。
各種負麵輿論甚囂塵上。
但他們沒想到。
李有福早有準備。
在輿論風波剛起時。
他便動用自己的勢力。
收集了這些造謠者的證據。
通過與媒體的合作。
將這些老牌公司的醜惡行徑公之於眾。
同時。
四家房開公司還邀請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
對在建和已建成的樓盤進行全麵檢測。
並將檢測報告公開發布。
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和誠意。
抹黑不成。
這些老牌公司又開始打起了下三濫的主意。
他們買通了一些社會閒散人員。
偷偷潛入四家公司的建築工地。
破壞施工設備、擾亂施工秩序。
一天深夜。
一群黑衣人趁著夜色。
偷偷溜進了新義安旗下的一個建築工地。
他們手持工具。
準備對剛搭建好的腳手架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