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後的第一次大朝會上,康熙宣布了牛痘預防天花的成功。封了嶽裡圖為福侯爺。隻給爵位,沒有賜府邸,也沒升官。依黛哈覺得還是這樣好,這往後乾得好了或者送禮送到位了都能升官,而爵位卻隻要皇上能給,還得是立大功。要知道現在的爵位可不容易得。依黛哈還以為能給個伯爵就不錯了,沒想到是侯爵。這也多虧了滿人對天花的懼怕,有順治爺的例子在,滿清對天花的恐懼空前絕後。再者,這裡或許還有穆安那邊的原因在也未可知。
其實,滿人鬨天花尤其是皇宮多半是算計的結果。
野史傳順治的天花是懿靖大貴妃給下的,像順治康熙還有太子,都先後小小年紀在宮裡患天花。這肯定是人為的,不然伺候的小太監從小吃不好抵抗力肯定比皇子差,那麼伺候人的都沒先得,這些營養均衡甚至營養過剩的皇子們怎可能越過包圍自己的眾人而得天花呢。
反正現在自己得力,又能造福萬民,完美。
現在天氣回暖了,依黛哈的房子基本都裝修好。
房子南麵和西麵都靠大街,南麵兩百六十平,西麵是八百二十平。
南麵和西麵都是兩層樓,其實遠看就像三層樓房高,因為依黛哈特意設計的,一層離地麵高出一米,要上四級台階才能到一樓;南麵的門臉寬度兩百六十平,兩邊各有一個雙開大門。上下兩層門臉的設計完全是現代的建築特色。牆麵是棕紅色摻雜著灰白色瓷磚鑲嵌,共安裝了四扇窗戶。每扇窗戶上九塊玻璃。玻璃都是一尺見方的。鑲嵌的玻璃雖不是特彆通透,但非常堅硬,不是用錘子特彆去砸,輕易是不會碎的。
進了一樓,地麵是水泥地,牆麵都刷的白粉。靠著北牆是一溜櫃台,櫃台暫時沒有玻璃罩,等開業後看看再說。
去二樓的樓梯,在整個一樓的最西麵。從外麵打開一樓的大門,向前走幾步就是上二樓的樓梯;而向右走就進了一樓店鋪了。樓梯沒用常見的木地板,而是磚石水泥。樓梯後麵有一通往後院的小門。
上了二樓,還有一道門,進了門才是長兩百六十米的大通間。
樓上和樓下一樣,也是四扇窗戶。這裡依黛哈準備用作書畫廊。除了自己的畫,也收賣彆人的書畫。
這層的地麵就是木地板。蓋樓時,依黛哈就要求木匠用樺木把木頭鋸成五厘米寬一尺長的木條,刷上深紅色的油漆,然後拚接成地板。地腳線也是十厘米寬的木地板。窗台用的是漢白玉石板,因為玻璃鑲嵌上了,所以依嗲哈就把綠蘿拿了出來,每個窗台上放兩盆。深綠色的綠蘿,向下垂掛著,整個空間都有了靈氣。
西麵臨街的的房子共設四道門,就是四個門店。每個門店上下加一起四百平。每個店鋪麵朝西向都是兩麵窗戶,每扇窗戶都由九塊一尺見方的玻璃組成,顯得店鋪非常亮堂。而背麵也就是東麵這堵牆沒有窗。這也防止西麵上下樓裡的人向依黛哈家看。
所有的屋子都是白牆水泥地麵。
而最近這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兩麵臨街房。依黛哈和阿瑪與穆安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西麵最後兩間租出去。這個風聲一放出去,就有好幾撥人來看房。其中都想租南向的或者靠南的。但有一人,是個官老爺,卻要租最北邊的鋪麵,問了才知道,他是想給他們山西省在這裡租個辦事處。然後山西省來京城辦事的官吏商人或者百姓有個落腳的地方。
依黛哈覺得自己的店鋪要是給他們做辦事處,那就沒什麼人氣往這邊來了。依黛哈也沒瞞著,直接把想法對他們說了,畢竟自己這裡是店鋪,然後就是萬金油的話‘考慮考慮’,讓他們等消息。
依黛哈最理想的是這些臨街鋪子都開成店鋪,最好是文化一條街,可以賣筆墨紙硯,可以像聚寶齋那樣的擺設。
整個店鋪作坊都在進行收尾。
而印刷作坊也都運作的差不多了,最後一排是印刷車間,挨著印刷車間的一排房子,裡麵也擺滿了足夠寬的貨架,用來放成品書籍。
需要排版,所以安裝了四麵窗戶,並且在牆麵上用水泥做了燭台,燭台間距都不大,這樣需要夜間工作的話亮度也是足夠的了。而燭台的設計適合放火把、蠟燭和油燈。之所以預備夜間工作,是為了報紙出來後,如果將來或許有一天會有日報也說不定。所以,先預備好了。
依黛哈看了印刷設備,和自己在禮國加工的外形上差不多,但不能細看,那質量根本無法比。
等將來業務量大了,再把空間裡的拿出來。
現在依黛哈讓工人們印刷的第一本書叫《少兒讀物》
依黛哈準備印刷一係列的少兒讀物。比如介紹花草樹木動物等,適合兩歲到十歲的孩子讀。
第一個係列,就是成語。比如刻舟求劍,比如黔驢技窮等等。一頁一個成語,還配上簡易圖片。
比如刻舟求劍,一葉小舟,上麵的人側頭在船上畫了一條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