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蒙古,經過了康熙朝和雍正朝,蒙古女子在皇室徹底沒了身影。
但他們也想和清皇室來往密切些,所以,每次選秀,都派部落裡最優秀的女子來參選。
兩個常在,一個是太後舅舅家的一個庶女,一個新上京的姓烏蘇裡氏的新科探花之女。
另外,太後把那個冊子給了弘昭弘宴看過後,其他的且不說,兄弟倆都認為,往後的帝王親王府裡,包衣女子決不能當妾,通房也不行。
不然有德妃雍正的例子在,滋長了包衣家族的野心,利用他們伺候宮裡貴人的緣故,對後宮滿族大姓女子進行迫害,將防不勝防。
所以,到現在為止,弘昭弘宴的後院都沒有包衣女子。
太後也告誡兄弟倆,妻是妻,妾是妾,伺候的就是奴才,從他們哥倆開始,可以納妾,但不要寵幸奴才。奴才之間盤根錯節,為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可以相互團結,沒什麼事做不出來的。
弘昭的後院很是穩定。
前朝也算是順利。
有幾個雍正不重視的兄弟,隻要有心的,弘昭都啟用了他們。
這時,太後叫弘昭到慈寧宮,認真對弘昭提議,廢除女子纏足。
弘昭有點頭疼。不說彆人,就說他後宮的張廷玉的孫女,就是纏足的。說實話,他很不喜歡那小腳,但那是皇阿瑪給他納的,他又能怎樣?太後也知道這回事,所以在張嬪懷孕後,她特意選了一個非常穩妥又經驗豐富的嬤嬤去照顧張嬪,就怕她吃多了肚子大,或者運動少了,生的時候費事。
於是,借著這個機會,太後讓弘宴負責辦報紙。
報紙辦好了,那就是朝廷的唇舌。
於是,在朝廷的報紙遍及滿大清時,朝廷的關於禁止女子纏足的律令就下發了。
這下子,那些酸儒們,因著弘昭上位後的寬仁,也敢說話了。於是通過報紙大放厥詞。
被弘宴領導的一幫小將們給批得一無是處,羞憤不已。
主要是拿清軍入關時下發的剃發令和禁纏令說話。
又在報紙上,留了一個版麵,專門給舉報者留的。因為朝堂下了舉報令,凡是舉報誰家給女孩子纏足的,這個女孩子的父母及祖父母都戴枷遊街,而舉報者一經查明將獲十兩銀子獎勵;
如果舉報者是奴仆,那麼一經查明,該奴仆全家都脫奴籍。
就這麼著,幾番重拳下去,徹底解決了女子纏足這一殘忍陋習。
日子過得很快,當弘昭後院已經有了五個皇子三個皇女時,造船廠已經造出了六十艘海船,同步的蒸汽機也安裝上海船並實驗成功。
也是巧了,在海船下海成功那天,朝廷接到八百裡加急,說東南沿海遭受倭寇搶劫,很多村莊都被搶劫一空,並被屠村。
這還了得,於是,皇帝發怒了。
這時,原康熙朝的大阿哥直貝勒和十四阿哥恂貝勒立刻上前請旨,願前往南海繳費,並立下軍令狀,不把匪患剿滅,不把我朝百姓的損失給奪回來,誓不歸還。
皇帝當即準奏,並表示,歸還之時,就是他們封王之日。
於是,老哥倆率領幾十萬海軍,乘著海船直殺倭島。
半年後,海船陸陸續續地把被搶走的金銀給送了回來。皇帝大喜。
有銀子了,需要做的事就可以開始了。
於是,大清的教育、醫療、鐵路、交通、慈善堂等,都開始全麵展開,整個大清的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
這時,新疆那邊不安分了,不斷地在邊境騷擾大清。
這回,弘曆請旨,想去肅清邊疆。
現在的弘曆在禮部任職。因著身體的緣故,他並沒有成親,開府後,府裡就是他和那兩個最初的侍寢宮女三個人一起過。
無論弘曆身體如何,她們也無法再離開弘曆的,隻好認命。
弘昭通過預言冊子裡知道,這個邊疆也是經過了幾次戰爭,才徹底打服他們,最終附屬大清。
但弘昭不想打持久戰,他安撫弘曆,先等等再說。
弘昭和弘曆談了談,認真地問了弘曆,想在哪個部門做事。現在有新興產業比如修道路、修鐵路、造火車,還有全國的免費官學及民政部門等,弘曆想了想,他的確沒打過仗,那麼還不如領一新興領域呢。
於是,弘曆說,想接手免費官學。
弘昭馬上同意了,還把科舉考試內容改革也交給了弘曆。
而弘晝就負責修路。他不敢在京城待了,因為弘曆總找他麻煩。
現在的弘曆和弘晝哥倆已經鬨掰了。因為弘曆把自己不舉的原因安在了耿氏身上。因為他身邊能動手的人就是耿氏母子和雍正,他不是不想懷疑太後,隻是原因還是一個,太後沒人手。
當時的太後,就隻兩個從娘家帶來的丫鬟是她自己人,剩下的都是雍正和包括他在內各宮安插的探子。
而耿氏害他也有理由,他知道耿氏一直朝兩小阿哥下手,而他也廢了,那麼就剩下弘晝能上位了。
所以,弘曆現在恨弘晝。而弘晝子嗣艱難,他覺得是報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