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副使顧邵到達後,監軍甘述和大將軍諸葛瑾及大都督陸遜攜帶著重禮去見丞相諸葛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諸葛亮的營帳內,甘述向諸葛亮表達了吳主孫權的來意。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道:“多謝吳王的美意,大漢與東吳本是盟友,且諸葛大將軍是我大哥,相助東吳守住青州城,實為義不容辭之舉,無足掛齒,甘監軍言重了。”
甘述聞言,心中暗喜,他知道諸葛亮的話中之意,於是更進一步道:“我王為了加強大漢與東吳的聯盟,願意出兵相助田大將軍和魏將軍攻打徐州城和合肥新城及其他城池,直到攻入許都,逼迫魏主曹睿投降為止,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諸葛亮聞言,心中微微一動。
諸葛亮是何等人也,此等謀劃豈能瞞過心思縝密的大漢丞相?他心知,孫權這是明麵上打著漢吳聯盟的旗號,暗地裡是爭奪勝利果實,搶奪地盤來了。
不用問就可知,孫權過來幫忙的軍隊肯定會趁機占領城池,然後賴著就不走了,而自己與其大將軍諸葛瑾是親兄弟關係,自己自然不好與其撕破臉皮。
不過沒關係,諸葛亮想深一層,立即意識到,就算徐州城和合肥新城,甚至包括兗州和豫州、荊州都讓給東吳,東吳不過是七個州,而大漢攻占幽州後也是七個州,但東吳既然想獨吞兗州、徐州、荊州和豫州這四個州,必定要出重兵征戰,死傷定然不少。
而大漢將這四個州讓給東吳去占領,那麼大漢無須儘全力攻擊曹魏,也無須派兵馬鎮守攻取的城池,如此,大漢失地的同時存人,而東吳得地的同時就會失人。諸葛亮認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況且自己深謀遠慮,早已在成都軍事學校具備了大量的曹魏投降的人才,一旦魏主曹睿投降,這些人才一定會死心塌地跟隨大漢攻打東吳,到時,勝負自然會分曉。
打定主意後,諸葛亮本想當即答應甘述的請求,可一想到此事太容易讓東吳達成所願,反而會讓陸遜等人有所懷疑,孫權有所警惕,而大哥諸葛瑾的人情孫權等人也不會領。
於是諸葛亮表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淡淡地笑道:“茲事體大,尚需我三思後再定。”
甘述和諸葛瑾、陸遜見狀,拱手辭彆而去。
回到營帳後,眾將紛紛詢問結果如何。得知丞相諸葛亮收下了重禮,但有些猶豫,說要三思後才能答複後,眾將心裡開始嘀咕。
眾將心裡清楚,田英和魏延的人馬都已集合完畢,眼看明日就要出發,時間可不等人,於是眾將都將目光的焦點聚集在大將軍諸葛瑾身上,懇請諸葛瑾私下與其二弟諸葛亮溝通,促成此事。
諸葛瑾轉頭望了一眼監軍甘述、大都督陸遜、驃騎將軍朱桓和大司馬朱然一眼,然後低頭不語。四人也出言懇請他前往,他才勉為其難地答應連夜去一趟諸葛亮的營帳。
當夜,諸葛亮會見了大哥諸葛瑾。在昏暗的燭光下,兩人的身影顯得格外凝重。諸葛亮故作為難狀思慮良久,然後才勉強答應下來。
諸葛瑾見狀,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然後高高興興地辭彆二弟,返回將諸葛亮答應吳漢聯合出兵攻打曹魏所有城池的好消息告知眾將。
眾將聞言,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告辭而去。
驃騎將軍朱桓和大司馬朱然得知消息後,立刻點起兵馬,準備與田英和魏延的大軍一起南下攻取徐州城和合肥新城。他們知道,這次的行動關乎東吳的疆域和未來,因此不敢有絲毫懈怠。
大都督陸遜將大司馬朱然的副將全琮留下鎮守青州城,心裡過意不去,於是將自己的副將黃柄調至大司馬朱然的麾下,增強朱然的實力,朱然對陸遜此舉感激不儘。
而丞相諸葛亮則連夜召集田英和魏延,密令此二人,如果東吳的兵馬趁機占領城池,不可與其發生任何衝突,以免傷了兩軍聯盟的和氣。
田英聞言,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而魏延雖然有些疑惑,但在諸葛亮將“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告知他後,他才恍然大悟。
兩人抱拳領命而去,準備次日與東吳的大軍一起出發。他們知道,這次的行動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們也堅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喜歡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請大家收藏:()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