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風險,但這是我唯一能做的。
你呢?
你要一起走嗎?”
田中問道。
山本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點了點頭。
他們都知道,一旦離開,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巡邏的哨兵,沿著小路向遠方逃去。
在逃離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更多的士兵,有的選擇了一起逃亡,有的則選擇了留下。
那些選擇留下的士兵,眼神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但他們害怕被抓住後的後果,最終還是選擇了留在軍中。
田中和山本以及其他幾名逃兵,他們在夜色的掩護下,穿過森林,跨過河流,儘可能地遠離戰場。
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知的恐懼,但每走一步,他們都感到離家人更近了一些。
然而,日軍指揮部很快就發現了士兵開小差的情況。
指揮官們憤怒而無奈,他們加強了營地的警戒,設立了更多的檢查點和巡邏隊,試圖阻止士兵的逃亡。
但恐慌和絕望的情緒如同病毒一般,在日軍中迅速傳播,即便是嚴酷的懲罰也無法完全遏製士兵們逃離的決心。
日本陸軍的士氣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戰鬥力急劇下降。
在華北總指揮部,夜色已深,但辦公室內的燈光依舊明亮。
總指揮常昊與參謀長李德才正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討論著當前的戰局和日本軍情。
常昊,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的眼神銳利,眉宇間透露出深思熟慮的神情。
他指著地圖上的幾個關鍵點,說道:
“日軍在北海道的淪陷,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是心理上的重創。
我們必須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打擊他們的士氣。”
李德才,參謀長,是一位精明的戰略家,他點了點頭,回應道:
“確實如此,將軍。
日本陸軍的開小差現象表明他們的軍心已經動搖。
我們應該加大心理戰和宣傳戰力度,讓他們內部更加動蕩。”
“你的意思是?”
常昊詢問道。
“我們可以通過廣播和傳單,宣傳日軍在北海道的失敗,以及他們家鄉的困境。
同時,我們可以提出優待俘虜的政策,鼓勵日軍士兵投降,進一步削弱他們的戰鬥力。”
李德才建議道。
常昊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
“這個策略不錯,但我們要注意分寸,不要讓敵人抓住把柄,反噬我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