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道德真君隕落,元神歸於封神榜,天地間頓時風雲變色.
蘆蓬之中,元始天尊端坐於蒲團之上,麵色陰沉如水,眼中閃過一絲痛惜與怒意。
“清虛……終究是未能逃過此劫。”
元始天尊低聲歎息,聲音中帶著無儘的惋惜與無奈。
清虛道德真君乃是他門下得意弟子,修行多年,道行深厚,如今卻因呂嶽的陰毒手段而隕落,實在令人痛心。
一旁的老子見狀,微微搖頭,語氣平靜卻隱含深意:“師弟,清虛雖隕,但其元神已入封神榜,日後自有歸處。此乃天數使然,非人力可改。呂嶽逆天而行,終得報應,清虛也算為天地除一害。”
元始天尊聞言,眉頭微皺,沉聲道:“師兄所言雖有理,但清虛乃我闡教棟梁,如今隕落,實乃我教一大損失。呂嶽雖死,但其背後截教氣運未絕,若不加以遏製,隻怕日後禍患無窮。”
太清淡然一笑,道:“師弟何必憂心?截教氣運已衰,通天師弟執迷不悟,但終究難逆天道。如今萬仙陣就在眼前,此非久留之地,還是早日完成封神大業,以全天道循環。”
元始天尊聞言,默然不語。
且說申公豹在破了瘟癀陣後,便著手籌備攻打穿雲關。
楊任上前告知,此前已暗中將黃飛虎、南宮適、徐蓋等四將放入關內,可作為內應,裡應外合方能順利取關。
申公豹聞言,即刻傳令,點齊眾將,向穿雲關發起猛攻。
此時,穿雲關主將徐芳得知瘟陣被破,又聽聞方義真身死,四位將領不知所蹤,頓時慌了神。
關外,周軍喊殺聲震天,鑼鼓轟鳴。
徐芳急忙登上城樓禦敵,隻見周軍從四麵八方向關隘發起猛烈攻擊。
雷震子怒火中燒,振翅飛至空中,手中黃金棍狠狠砸向敵樓,瞬間將敵樓砸塌半邊。
徐芳難以抵擋,匆忙下城。
此時,楊昭也登上了城樓。守城軍士見雷震子模樣凶惡,楊昭又來勢洶洶,嚇得紛紛逃竄。
楊昭順勢斬落鎖鑰,周軍如潮水般湧入關內。
徐芳見狀,隻得縱馬持槍,上前抵擋,卻被周營眾將團團圍住,陷入混戰。
黃飛虎等四人在關內聽到喊殺聲,知道周兵已成功進攻,便步行趕至關前。
見周軍已將徐芳圍困,黃飛虎大喊:“徐芳,休要逃走,我來了!”
徐芳正忙亂間,見黃飛虎等人殺來,大驚失色,慌亂中被黃飛虎一劍砍來,雖側身閃躲,卻砍中了馬首,他也被撞下馬鞍,被士卒生擒活捉。
眾將收兵,迎接申公豹進關。
申公豹升廳坐下,出榜安民。
黃飛虎等人前來拜見,申公豹感慨道:“將軍等人曆經磨難,幸得皇天庇佑,此皆因將軍人等對國忠心,感動天地。”
隨後,申公豹命人將徐芳押來,徐芳立而不跪,申公豹怒斥:“你擒兄已絕手足之情,身為守關將領卻有失邊疆之責,怎還有顏麵抗禮?簡直是人中禽獸!推出斬首,號令於穿雲關。”
處理完穿雲關事務,武王設宴犒賞三軍。
次日,申公豹傳令起兵,行軍八十裡,抵達潼關,安營紮寨。
申公豹升帳,與眾將商議攻取潼關之事。
潼關守將餘化龍,有四子餘達、餘兆、餘光、餘先,另有一子餘德,乃是多寶道人門下記名弟子,此刻正在萬仙陣中,此時不在潼關。
聽聞周兵抵達關下,餘化龍對四子說道:“周兵一路連勝,實力不容小覷,此番來到潼關,我等務必全力以赴。”
四子齊聲應道:“父親放心,量那申公豹也沒多大本事,不過是僥幸得勝,豈能過得了我們這潼關!”
申公豹次日升帳,詢問誰願去潼關挑戰,太鸞主動請纓,申公豹應允。
太鸞出營,至潼關下搦戰。
餘化龍命長子餘達出關迎戰。
太鸞大喝:“潼關來將何人?”
餘達回應:“吾乃餘元帥長子餘達,申公豹犯上作亂,今日便是他的死期!”
太鸞反駁:“吾元帥奉天征討,你若倒戈,可免一死,否則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餘達大怒,挺槍直刺,太鸞舉刀相迎。
二人激戰二三十回合,餘達佯裝不敵,拔馬便逃,太鸞緊追不舍。
餘達趁機取出撞心杵,回身一杵,正中太鸞麵部,太鸞落馬,餘達補槍將其殺死,割下首級回關請功,高懸於關上。
敗兵回報申公豹,得知太鸞戰死,心中悲痛。
次日,蘇護請戰,申公豹應允。
蘇護來到關下挑戰,餘化龍派次子餘兆出戰。
餘兆試圖勸降蘇護,蘇護大怒:“天下大勢已變,豈是潼關能擋?拿命來!”
二人交戰不到十回合,餘兆突然取出杏黃幡一展,金光閃過,連人帶馬消失,隨後從背後突襲,一槍刺中蘇護脅下,蘇護落馬身亡,餘兆取首級回關報功。
申公豹痛失蘇護,蘇護長子蘇全忠得知後,痛哭流涕,請求為父報仇,申公豹無奈應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全忠來到關下挑戰,餘化龍命三子餘光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