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一片丹心,俱成畫餅
楊昭逃出生天,但見甲胄破爛,麵色青白如紙,
勉力穩住身形,強忍著周身劇痛,探查元神狀況。
此刻,隻覺元神似被灼燒,疼痛難忍,卻並未察覺到那潛藏在深處、悄然蔓延的異樣。
楊昭隻道是尋常元神受傷,隻要靜心修養一段時日,便可恢複如初。
然而,一想到自己落得這般田地,楊昭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熊熊怒火,恨意翻湧。
咬牙切齒咒罵道:“好你個哪吒,若不是你那番故意激將之語,我怎會這般大意,輕易中了那卞吉的奸計,陷入如此絕境!”
楊昭越想越氣,可若是這般狼狽模樣回到大營,必定會成為哪吒的笑柄,被其肆意嘲諷。
念及此處,楊昭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內心憤怒與不甘,當即運轉八九玄功。
一時間,周身氣息流轉,玄功所化的光芒若隱若現,元神立刻感到一股清涼之感,壓製住元神的傷勢。
那原本青白如紙的麵色漸漸有了些許血色,恢複了幾分常態。
隨後,楊昭整理好衣衫,大步走進大營,見申公豹回報:“元帥明鑒,那卞吉所祭的幽魂白骨幡委實陰毒無比!末將方才剛至幡下,便頓感三魂七魄便要離體,整個人頭暈目眩。好在末將八九玄功玄妙非凡,關鍵時刻得以護住元神。末將靈機一動,將計就計,佯裝不敵,深入敵營,探尋那妖幡的破綻。”
申公豹聽聞,頓時喜上眉梢,眼中滿是讚賞之色,高聲讚道:“楊將軍果然智勇雙全,實乃我軍之福!不知此幡究竟有何底細,還望將軍細細道來。”
楊昭神色凝重,拱手回道:“啟稟元帥,此幡名曰幽魂白骨幡,聽那卞吉所言,乃是以萬人屍骨煉製而成。幡上每一塊白骨皆刻滿了詭異符文,浸染著無儘怨念與陰煞之氣。其威力巨大,尋常人靠近,便會被那股陰寒之氣侵蝕,魂魄不穩,乃至昏迷不醒。末將雖有八九玄功護體,卻也險些著了道兒。”
哪吒在旁冷笑:&34;既知底細,何不一鼓作氣毀其根本?&34;
楊昭暗自咬牙,麵上卻不動聲色:“元帥,那幽魂白骨幡絕非尋常法寶可比,其煉製之法極為邪異,蘊含著高深的魔道秘術。且不說那幡周圍有層層詭異的禁製環繞,難以靠近,便是僥幸靠近,也需有克製其陰煞之氣的手段,方能破之。末將雖有八九玄功,卻也一時難以找到其破綻。貿然行事,不僅無法毀去妖幡,反而可能會陷入更危險的境地,白白丟了性命。”
申公豹不禁蹙眉:&34;此幡竟連修煉八九玄功的楊昭都無法破解?看來非是尋常左道之術。&34;
翌日天明,臨潼關城門轟然洞開。
卞吉厲聲喝道:&34;西岐鼠輩,可敢再破我法寶?&34;
哪吒聞言冷笑,足下風火輪迸發三昧真火,火尖槍化作赤龍直取敵首。
卞吉方天戟橫架,戟刃與槍鋒相擊迸出萬千火星,竟將周遭十丈砂石儘數熔作琉璃。
二人戰至三四回合,卞吉又恐哪吒先下手,把馬一撥,虛晃一戟,提馬直往幡下奔去。
哪吒腳踏風火輪,正欲趁勝追擊卞吉。
卻在此時,眼角餘光瞥見那矗立一旁的幽魂幡,竟無風自動起來。
原本靜靜懸於空中的幡麵,此刻仿若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劇烈地翻卷抖動。
刹那間,幡麵上密密麻麻的冤魂似掙脫了束縛,張牙舞爪,作勢要洶湧而出,淒厲的哭嚎聲直鑽人耳,令人毛骨悚然。
哪吒身為蓮花化身,周身散發著先天靈韻,魂魄穩固,本就不懼這等魂魄類的邪祟之厄。
當下,神色鎮定,雙眸炯炯有神,靈台一片清明,暗自掐起避劫訣。
訣印流轉間,周身泛起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芒,將那撲麵而來的陰邪之氣隔絕在外。
然而,哪吒生性謹慎,這幽魂幡詭異莫測,恐還有其他暗手藏於其中。
他心中權衡一番,不敢貿然涉險,腳下風火輪瞬間加速,在半空之中劃出一道絢麗奪目的赤虹,徑直返回周營方向。
卞吉站在幡下,望著哪吒離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這哪吒看似莽撞,實則心思縝密,行事極為謹慎。今日見幽魂幡異動,便即刻抽身而退,倒也不好對付。
卞吉進關來見歐陽淳,稟報道:“末將本欲誘哪吒入幽魂幡下,奈何此人狡猾,未敢追擊,自行退去。”
歐陽淳聞言,眉頭緊鎖,歎道:“周營之中,能人異士眾多,此戰恐難善了。”
正商議間,忽有探馬來報:“鄧昆、芮吉二侯奉旨前來助戰,已至關外。”
歐陽淳聞言大喜,忙率眾將出關相迎。
鄧昆、芮吉二人下馬入關,至銀安殿上坐定。
鄧昆問道:“前日將軍告急本章進朝歌,天子特命我二人前來協守此關。不知近日戰況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歐陽淳答道:“初戰副將卞金龍失利,幸得其子卞吉有幽魂白骨幡,屢次擒拿周將,方保關隘不失。”
鄧昆聞言,故作驚訝道:“可是那反五關的黃飛虎?”
歐陽淳點頭稱是。
鄧昆心中暗喜,麵上卻不露聲色。
當夜,鄧昆獨坐私宅,思忖道:“黃飛虎乃我姨夫,今陷於此,我豈能坐視?況紂王無道,周室當興,不如歸順西周,以順天時。”
次日,鄧昆與芮吉商議,二人心意相通,皆有意歸周。
與此同時,申公豹在周營中苦思破關之策,忽想起楊昭八九玄功,遂召其前來,吩咐道:“你今夜可潛入關內,探聽虛實,務必小心行事。”
楊昭領命,至夜化作蚊蟲,悄然入關。
楊昭先至禁中查探被擒周將下落,見看守森嚴,未敢輕動。
複飛至鄧昆密室,聽得二侯商議歸周之事,心中大喜,遂現出真身,拱手道:“二位賢侯既有歸周之意,楊昭願為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