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二更時分,張奎施展地行之術,朝著周營而來。
將至轅門時,恰好與楊任相遇。
這楊任眼眶中長出兩隻手,手心裡各有一隻眼,此眼神通廣大,上可看天庭,下能觀地底,中可洞察人間千裡。
此時,楊任忽見地下有異動,定睛一看,竟是張奎手提一口利刃,正欲潛入轅門。
楊任大驚,高聲喝道:&34;地下是張奎,慢來!有吾在此。&34;
張奎心中一驚,暗忖:&34;周營中竟有如此異人,這可如何是好?&34;
但轉念一想,自己在地下行得極快,隻要能趁亂進入中軍,殺了申公豹,即便楊任通報,也為時已晚。
於是,張奎仗著手中利刃,繼續朝著中軍帳潛去。
楊任見狀,一時心急如焚,急忙將雲霞獸猛磕一下,飛速趕至三層圈子內,奮力擊響雲板,同時大聲呼喊:&34;有刺客進營,各哨仔細!&34;
刹那間,整個周營如同被點燃的火藥桶,瞬間沸騰起來。
申公豹急忙升帳,眾將官紛紛張弓搭箭,刀劍出鞘,兩邊的火把燈籠瞬間點亮,將整個軍營照耀得如同白晝。
申公豹神色凝重,厲聲問道:&34;刺客從何處而來?&34;
楊任急忙進帳啟稟:&34;是張奎提刀,在地下徑進轅門,末將故敢擊雲板報知。&34;
申公豹大驚失色:&34;昨日楊昭言已把張奎燒死,今夜如何又有個張奎?&34;
楊任說道:&34;此人此刻還在附近,聽元帥講話。&34;
申公豹驚疑不定,即命哪吒前去保護武王。
一旁的楊戩上前道:&34;待末將天明打探一番,再作處置。&34;
周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亂了半夜。
張奎見勢不妙,情知刺殺計劃無法成功,隻得悄然退去。
楊任一雙神眼緊緊盯著地下,張奎退出轅門,楊任也一路跟隨,直至張奎回到城下,方才返回。
張奎回到城中,來到軍中,高蘭英急切地問道:&34;功業如何?&34;
張奎滿臉沮喪,隻是搖頭:&34;厲害!厲害!周營中有許多高人,怪不得五關勢如破竹,難以阻擋。&34;
隨後,其將潛入周營的事細細說了一遍。
高蘭英聽後,秀眉緊鎖道:&34;既然如此,可急修本章往朝歌,請兵協守。不然,這孤城如何能阻擋周兵?&34;
張奎深以為然,當下急忙修本,差官火速送往朝歌,希望能搬來救兵,解這燃眉之急。
天明,楊戩至城前叫陣,張奎出城,二人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張奎因楊戩楊昭暗害其母而痛罵,楊戩則稱此舉是為讓張奎知曉周營厲害。
二人激戰,楊戩祭起哮天犬,張奎施展地行術逃脫。
楊戩回營告知申公豹,申公豹聽聞張奎與土行孫般精通地行術,對楊任昨夜之功稱讚有加,傳令讓楊任繼續巡督內外、防守營門。
張奎回城與夫人高蘭英商議,認為周營道術之士眾多,欲棄城回朝歌,高蘭英卻認為夫妻鎮守多年,且澠池乃朝歌屏障,堅決反對。
次日,高蘭英出城搦戰,申公豹派愛徒鄧嬋玉迎敵。
二員女將大戰二十回合,鄧嬋玉詐敗,用五光石打傷高蘭英。
之後鄧嬋玉再次叫陣,高蘭英祭出四十九根太陽神針,射住鄧嬋玉雙眼,將其斬殺。
申公豹得知鄧嬋玉陣亡,痛心不已,告誡眾將小心太陽神針,隨後按兵不動。
南宮適建議四麵攻城,申公豹聽從,命三軍攻打兩晝夜,卻未能拿下澠池。
張奎再次修本送往朝歌求援。
微子看過,急忙進宮麵見紂王。
此時紂王正在鹿台宴樂,微子奏明武王兵至澠池,形勢危急,懇請紂王發兵救援、求賢治國、施行仁政。
紂王大驚,欲禦駕親征,國師玄陰子卻諫言此舉有首尾受敵之險,建議出榜招賢。
紂王覺得言之有理,傳旨張掛賞格於朝歌四門,引得城內百姓人心惶惶。
次日,朝歌城東門熱鬨非凡。
三個衣衫簡樸的漢子擠開人群,伸手揭下城牆上的王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守榜軍士眼睛一亮,立刻帶著三人往國師府趕去。
&34;大人,有三位壯士揭榜求見。&34;
門官小跑著通報。
玄陰子聞言起身整了整衣冠:&34;快請。&34;
三人進得廳堂,為首者身長八尺,麵如冠玉,手中握著一根鐵棍。
當先一揖:&34;在下袁洪,這兩位是吳龍、常昊。聞聽陛下招募賢才,我等雖是山野之人,也願為朝廷效力。&34;
打量著三人,見他們雖穿著粗布衣衫,但氣度不凡。
袁洪氣息渾厚,吳龍渾身散發著隱隱妖氣,常昊則似有雲霧繚繞周身。
&34;三位請坐。&34;
玄陰子急命人賜座。
&34;草民不敢。我等俱是閭閻子民,國師在上,子民焉敢坐?&34;
三人同時推辭。
玄陰子擺手道:&34;如今國家危難,正是用人之際。三位若能助陛下退敵,高官厚祿不在話下,坐一坐又何妨?&34;
袁洪這才謝過坐下,從懷中掏出拜帖:&34;這是我等名帖,還請大人過目。&34;
玄陰子接過一看,見上麵寫著&34;梅山袁洪&34;、&34;梅山吳龍&34;、&34;梅山常昊&34;,
心中一驚——梅山七聖的名頭他早有耳聞,沒想到今日竟來了三位。
玄陰子引薦梅山三聖覲見紂王,袁洪獻策先破西岐以安天下。
紂王大喜,封袁洪為大將,率二十萬大軍駐守孟津。
張奎在澠池苦等援軍不至,高蘭英建議堅守待變。
喜歡洪荒:截教女仙請大家收藏:()洪荒:截教女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