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見東方青霞漫天,青華大帝端坐九色蓮花座,身後青光化作十萬八千道救苦祥雲。
其座下九頭獅子昂首咆哮,聲震九幽,引得十八層地獄罪魂皆合掌誦聖。
其法相眉間慈悲白毫相,手持淨柳甘露枝,座下九頭獅王吼身後十萬解脫輝。
怎見得:
九色蓮開地獄空,一聲獅吼震九重
十萬八千慈悲相太乙光中現道容
——最憐三界啼血處,化身千萬降塵紅。
諸神見此威儀,俱顯神通異象:
聞仲額間天目驟現裂紋,雷袍袖口焦黑片片。
身後二十四天君更是不堪,雷部至寶"震天鼓"自裂三道金紋,電母手中乾元鏡蒙上白霜。
李靖七寶玲瓏塔"鐺"地劇震,塔頂摩尼珠迸射七色毫光相抗。
卻見塔身"敕令降魔"四字篆文忽明忽暗,驚得他急掐天王訣穩住根基。
哪吒足下風火輪"嗤"地熄滅,混天綾無風自垂。少年神將難得肅容,將火尖槍倒插雲磚以示臣服。
申公豹手中神鞭忽重若千鈞,玄天法袍無風自動。
他見多識廣,此刻卻連抬首直視都覺雙目刺痛,隻得俯身長拜:"末學後進,今日得見四禦真容,方知天道浩渺!"
話音未落,忽聞"嘩啦"一聲,封神榜自展於空。
三百六十五道神光衝天而起,在雲端結為"萬仙朝元"四個大道真文。
那金光與四禦道韻交融,竟在三十三天外顯化出鴻蒙初判之景。
太白金星適時高唱:"禮——"
眾神齊俯首,
但見:
九霄雲動尊神現
萬神俯首拜禦前
若非封神功德滿
怎得今朝覲聖顏
穿朝聖樓,眼前忽現九丈高的淩霄寶殿。
殿前九龍金柱盤繞生輝,殿頂七彩祥雲凝聚不散。
"臣等奉三教聖人敕命,助周伐紂,今功德圓滿,完劫歸位,特來覲見玉皇大天尊、王母娘娘!"
申公豹於玉階前長揖到地。
殿中傳來玉帝溫潤之聲:"卿等平身。"
聲未落,殿門洞開,萬丈金光潑灑而出。
眾神依次入殿,但見玉帝端坐九寶蓮台,頭戴十二行珠冠冕,身披日月星辰袍。
王母娘娘在側,鳳冠霞帔。
四禦天帝分列左右,周身道韻流轉,顯化諸天萬象。
申公豹整肅衣冠,手持玉笏,率領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伏地而拜,朗聲道:
"臣申公豹,奉三教聖人敕命,協領封神,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儘歸其位,特來覲見陛下!願陛下聖壽無疆,統禦三界,永鎮乾坤!"
聲如金玉,回蕩淩霄。
身後眾神齊齊下拜,動作如一,衣袂翻飛間,仙光璀璨,映得殿內如霞光鋪就。
托塔天王李靖手托七寶黃金玲瓏塔,塔身綻放萬道毫光,與四大天王同時俯首;
哪吒雖性烈,此刻亦單膝跪地,風火輪收斂烈焰,混天綾垂落如虹;
雷部天尊聞仲額間天目微闔,雌雄金鞭橫置身前,雷部二十四天君列陣其後,肅穆無聲;
二十八宿星君、九曜星官、五方揭諦、四值功曹等諸天神將,儘皆低眉順目,恭敬非常。
玉帝端坐九龍禦座,頷首微笑,聲如天籟,溫潤中蘊含無上威嚴:
"眾卿平身。爾等雖曾各為其道,然今日歸位天庭,當共護三界。朕望諸神同心,佐朕維係天道,使乾坤有序,眾生得安。"
王母娘娘雍容華貴,鳳眸含笑,輕揮玉手,
階下仙樂頓起。
但見:
八名金冠玉女手持碧藕拂塵,自瑤池款款而來,雲鬢間綴著九鳳攢珠釵,步履過處生金蓮;
十六名素衣玉女捧蟠桃紋漆盤隨行,發綰朝雲髻,額點三花鈿;
其後二十四名彩裳宮娥提鎏金提爐,爐中沉水香氤氳如霧;
最末三十六名素紗仙婢執青玉壺、琉璃盞,低眉順目如水中月影。
那領首的金冠玉女向前盈盈一拜:"奉娘娘法旨,特備瑤池玉液為眾真賀。"
聲如珠落冰盤,腰間環佩竟與淩霄殿簷角金鈴共鳴。
眾女仙依序布盞,素手翻飛間,瓊漿傾注處泛起七色霞光。
申公豹注意到,這些女仙雖容貌昳麗,然氣象迥異:
金冠玉女周身有紫氣繚繞,顯是修煉千年得證真仙;
素衣玉女足不沾塵,當為瑤池點化的草木精靈;
彩裳宮娥步履生香,料想是凡人積德飛升;
素紗仙婢則靈光內斂,應是王母用仙法點化的傀儡人偶
瑤池仙女手捧琉璃盞、碧玉壺,內盛瓊漿玉液,仙霧氤氳,異香撲鼻。
"今日眾神歸位,當飲此瑤池仙釀,以賀天命。"
王母聲如清泉,悅耳動聽。
仙女們依次為諸神斟酒,瓊漿入盞,竟映出萬千霞光,飲之可增千年道行,穩固神位。
申公豹雙手捧盞,恭敬飲儘,頓覺周身法力流轉,紫府元神更加凝實。
他再拜謝恩,隨即退至神班之列。
眾神亦依次受賜,飲罷仙釀,神光更盛,周身祥雲繚繞,威儀更顯莊嚴。
喜歡洪荒:截教女仙請大家收藏:()洪荒:截教女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