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天庭諸事,太極真人留下一道清氣化身坐鎮離恨天,真身化作一道虹光,須臾間便回到了道教祖庭——三清玄極殿。
&34;鐺——&34;
一聲清越鐘響震動寰宇,三脈道鐘同時共鳴。
鐘聲悠遠,直抵洪荒各處。
隻見:
玉清鐘聲如龍吟,清越激昂
上清鐘聲似鳳鳴,婉轉悠揚
太清鐘聲若鶴唳,空靈透徹
不多時,玉清一脈眾仙率先駕雲而至。
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雲中子眾人皆著八卦仙衣,頭頂慶雲,周身道韻流轉。
接著太清一脈陸續到來。
玄都大法師氣息內斂,返璞歸真,看似尋常卻暗合天道。
最後抵達的是上清一脈,金靈本尊閉關參悟大道,上清一脈暫時由無當聖母主持,無當聖母帶領毗蘆仙,金箍仙等數十位仙真,眾人周身清氣如虹,道行深不可測。
看得玉清、太清一脈眾人暗自心驚——沒想到上清一脈經曆封神大劫,仍有如此底蘊!
三脈仙真相互稽首,口誦&34;無量天尊&34;。
清音回蕩,祖庭內紫氣升騰,地湧金蓮。
太極真人端坐法台,拂塵輕掃:&34;三千年後西方大興,佛法東傳,需早作準備。如今天庭大局已定,人間正值周天子當政,正是我道教入世度人之良機。此次入世度人是為了壯大我教天庭根基,可得大功德,&34;
功德可是好東西,眾仙聞言,皆露喜色。
廣成子率先問道:&34;請教主明示,怎個入世度人法?&34;
太極無量天尊端坐三清玄極殿,周身道韻流轉,殿內紫氣升騰,金蓮綻放。
下方玄都、廣成子、無當等一眾玄門大能肅立聽訓,
教主目光垂落,聲音如大道綸音,回蕩於諸天萬界:
&34;凡我玄門道教弟子,入世修行,當持三戒——&34;
第一戒:不顯聖惑世;
&34;入紅塵者,當隱真形。度人時現人身,度畜時現畜身,隨緣而化,不著相,不稱聖。行走市井,便是市井中人;居於山野,便是山野之客。不可騰雲駕霧驚凡目,不可呼風喚雨亂天時。&34;
話音落,教主袖中飛出一麵&34;混形鏡&34;,鏡光所照,諸相皆隱。
第二戒:不立祠受供;
&34;道者,天下公器也。豈可據為私廟,爭香火而奪民財?凡我門人,不塑金身,不受三牲之祭。若遇善信,隻傳《道德》真言,不取半分善資。饑時化緣一碗粥,渴時飲露三滴足。&34;
說著,教主指尖凝出一縷清氣,化作&34;無祀燈&34;,燈焰明滅間,照見天下無數淫祠野廟,儘數化為飛灰。
第三戒:不神通解厄;
&34;人間疾苦,自有因果。若以神通強改,便是逆天而行。可點化,不可代勞;可指引,不可背負。見病者,授其養生之術;見貧者,教其勤勉之道。天雨雖廣,不潤無根之草;道法雖妙,難度無緣之人。&34;
教主屈指一彈,殿外一株枯梅突然開花,卻轉眼凋零:&34;強求者,終是虛妄。&34;
三戒既立,凝成三道戒律真符,烙印在所有玄門弟子元神深處。
但凡違背,即刻道心蒙塵,修為倒退。
後來世稱此三戒為——
混形隱真戒藏相於俗)
無祀清心戒不爭香火)
隨緣點化戒不逆因果)
有詩為證:
&34;真修不在廟堂高,混跡塵寰道自昭。
點化隻隨緣法走,何須雷鼓震九霄。&34;
且說眾仙化身下界,皆以&34;道士&34;自稱,行走於紅塵之中。
這&34;道士&34;二字,卻非尋常稱謂,實乃暗合天道至理:
&34;人&34;者,立於天地之間;
&34;行&34;者,踐行不輟之意;
&34;大&34;者,包羅萬象之謂;
&34;道&34;者,萬物本源之稱。
故&34;道士&34;者,實為&34;人行大道&34;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