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普陀珞珈山山,昔日紫竹成林、祥雲繚繞的道門聖地,如今卻是一片焦土。
山間靈泉乾涸,連那萬年不凋的紫竹也化作焦炭,在風中簌簌剝落。
自赤龍女肆虐過後,山間禁製破碎,靈脈枯竭。
那孽龍噴吐的九幽毒火,將整座仙山燒得地脈斷絕。
山石龜裂處滲出黑血般的濁氣,連飛鳥掠過都會墜落而亡。
南海水族遠遠避走,唯恐沾染這滅世災劫留下的餘毒。
楊嬋踏雲而至,素白衣袂在焦風中獵獵作響。
望著滿目瘡痍,輕歎一聲,眸中泛起慈悲水光。
其指尖一點,寶蓮燈懸於山巔,燈芯青光暴漲,竟引動周天星鬥呼應。
但見銀河倒懸,萬千星辰之光彙聚成瀑,自九霄傾瀉而下。
青光所照之處,山間淤積的汙濁退去。
楊嬋手中楊柳枝輕揮,玉淨瓶中甘露灑落如春雨。
那甘露觸及焦土,竟發出清越鳴響,焦黑的泥土初逢甘霖,便見點點嫩綠破土而出。
一株株仙草舒展莖葉,葉脈中流淌著月華般的光暈。
山澗重現清泉,蓮葉上滾動著晶瑩甘露,每一滴都映著七彩霞光。
被焚毀的紫竹林發出清脆的拔節聲。
焦黑的竹根下,新芽如翡翠般透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抽枝展葉。
竹節生長時竟有環佩之音相和,轉眼間已化作萬竿修竹。
新生的紫竹通體如玉,竹葉邊緣流轉著淡淡金輝,比往昔更添幾分靈韻。
太乙救苦天尊立於雲端,見狀撫掌大笑:"好個造化玄機!這枯木回春之術,已得金靈道友三分真傳。"
其袖袍一揮,一朵九色蓮花自袖中飄然落下。
那蓮花每片花瓣皆蘊不同道韻,在空中綻放時,九色霞光將雲海染作錦繡。
九色蓮花瓣瓣生輝,忽而化作九道虹橋貫通天地。
虹光墜入普陀山巔殘陣的瞬間,整座山脈發出龍吟般的震顫。
雲海翻湧間,二十四道祥光自地脈深處衝天而起,正是這座福地當年的先天禁製。
金光交織成網,將山中殘餘的戾氣儘數淨化。
九靈元聖踏碎虛空而來,九首獅吼震徹三界。
其口中所銜幽冥玉髓落地即長,玉髓中滲出清泉,泉水流經處焦土化作沃野。
三丈高的石碑自泉眼處拔地而起,
天尊指尖一點,碑上浮現十六字真言,每個字都流動著玄妙氣息: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慈悲為筏,度儘劫波"
真言顯現時,山中所有新生紫竹無風自動,竹葉沙沙作響竟似誦經之聲。
南海潮音與竹濤共鳴,在廢墟上奏響重生之曲。
二人踏入潮音洞,隻見昔日鐘靈毓秀的洞天福地,如今已是斷柱傾頹、玉階碎裂。
洞頂倒懸的萬年石髓儘數折斷,靈泉乾涸的池底積著厚厚的灰燼。
楊嬋輕揮楊柳枝,寶蓮燈青輝流轉,照徹幽暗。
那光芒所至,破碎的玉磚自動拚接,坍塌的穹頂緩緩愈合。
地麵裂隙中湧出清泉,轉眼彙成碧波蕩漾的蓮池。
池中金蓮次第綻放,每一朵蓮蕊都吞吐著氤氳紫氣。
太乙救苦天尊袖袍一展,袖中飛出十二枚玉符,在空中化作十二座玲瓏樓閣。
樓閣依洞勢而建,或懸於石壁,或浮於水麵,飛簷翹角皆雕有瑞獸祥雲。
最奇的是,每當潮水湧動,樓閣簷角的風鈴便自發清響,奏出玄妙道音。
"苦海常作渡人舟。"
天尊含笑吟道,指尖一點,洞中蓮池忽生變化。
池水翻湧間,一葉青舟自波心浮現,舟身刻滿渡厄真言,船頭懸著一盞引魂燈。
此舟不載凡俗,隻渡有緣,可穿梭苦海,接引迷途之人。
"紫竹原是慈悲骨。"
楊嬋會意接道,手中楊柳枝輕點。
洞內石縫間忽生新筍,轉眼長成紫玉般的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