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世界,梵音漸弱,金蓮凋零。
阿彌陀佛麵如枯槁,眉間疾苦之色翻湧如雲,八寶功德池中金波渾濁,映照出西牛賀洲氣運分流之象。
準提佛母手中七寶妙樹光華黯淡,枝頭懸掛的菩提子接連墜落,每一顆落地都在混沌中激起因果漣漪。
"小乘佛教如今隻認釋迦牟尼為唯一佛,我二人竟成外道!"
準提佛母二十四首法相同時顯現,四十八目怒睜,手中妙樹無風自動,
"道門好深的算計,先以釋迦牟尼分化我教氣運,再借小乘佛教蠶食西牛賀洲道脈。如今兩教相爭,縱使量劫到來,我教大興之勢也要折損大半!"
阿彌陀佛手中念珠忽而崩斷,一百零八顆菩提子散落蓮台:"更可懼者,這般內耗下去,隻怕我教終要步截教後塵。道門這是要讓我西方先登九霄,再墜黃泉啊。"
極樂天內,隱約可見兩道氣運長河,兩河看似同源,實則早已涇渭分明。
準提佛母突然起身,足下金蓮燃起業火:"與其坐以待斃,不若我親臨洪荒,先鎮壓釋迦牟尼,再鏟除小乘佛教!"
話音未落,七寶妙樹已化作斬業利刃,樹影中浮現三千破戒金剛怒目之相。
"師弟不可!"
阿彌陀佛急忙攔住,手中接引神幢綻放十二色寶光,
"逆天而行,縱是聖人也難逃反噬。何況..."
話音漸低,化作一聲長歎。
那歎息聲中,分明藏著自洪荒至今的萬古滄桑——從巫妖爭霸時的蟄伏,到封神量劫後的布局,多少心血眼看就要付諸東流。
"事到如今..."
阿彌陀佛指尖輕觸池水,蕩起一圈漣漪。
"唯有請世尊前來之……"
話音未落,極樂天外忽現一道金光。
那光芒初時如豆,轉瞬便化作無量光海,照得整個極樂世界纖毫畢現。
金光中,一尊法相莊嚴而至。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準提佛母。"
世尊雙手合十,袈裟上八寶瓔珞輕響,其聲如清泉漱玉,又似晨鐘初鳴。
阿彌陀佛與準提佛母見狀同時回禮:"南無正覺世尊聞來佛。"
雙方見禮,阿彌陀佛長歎一聲:"如今佛門氣運一分為二,西方大興之宏願,恐將化作泡影。不知世尊可有應對之法。"
準提佛母揮動七寶妙樹,試圖聚攏潰散的功德金光,奈何金光如沙,越是緊握,流失越快。
世尊凝望極樂天穹頂那道若隱若現的裂痕道:
"釋迦牟尼實乃太清聖人布下的一枚暗子,專為分化我佛門氣運而來。欲破此局,唯有令大小乘重歸一體。"
"談何容易!"
準提佛母手中妙樹震顫不已,三千小世界虛影在枝葉間明滅不定,
"那釋迦牟尼如今手握小乘教統,又得道門暗中扶持,豈會甘心俯首稱臣?"
阿彌陀佛亦是搖頭。
世尊忽而展顏,眉間白毫綻放無量光明,眸中似有三千大千世界生滅輪轉。他雙手結智慧印,聲音如黃鐘大呂般在極樂天中回蕩: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準提佛母。我等修行億萬載,所求不過混元道果。如今西方大興乃天道定數,然唯有佛門氣運歸一,方能證道混元之機。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
’‘世尊之意……。’‘
"不若將大乘教主之位,讓與釋迦牟尼,如何?"
此言一出,二聖法相俱震。
"這...這豈不是將大乘教統拱手相讓?"
二聖金身同時綻放無量光,照見三千世界眾生驚愕麵孔。
世尊結智慧印的雙手忽然分開,左手指天化現小乘羅漢金身,右手劃地顯現大乘菩薩法相。
兩重佛光交織處,竟浮現出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的虛影。
"聖人謬矣。"
虛空中響起晨鐘暮鼓的和鳴,
"非是相讓,而是將小乘佛教融入大乘佛教。"
隨著世尊話音,羅漢金身逐漸融入菩薩法相,釋迦虛影頭頂現出大乘教主的寶冠。
極樂世界所有優曇花同時綻放,花蕊中飛出無數"卍"字金符,在虛空組成一幅氣運流轉圖——原本分流的大小乘氣運,此刻正如百川歸海。
"妙啊!"
"釋迦既登大乘教主之位,那小乘佛教……."
佛母眼中慧光暴漲,看穿三十三重天外那盤棋局,
"便會成為我西方佛門的嫁衣!"
"善哉!世尊此計..."
阿彌陀佛笑聲震動十方佛土,八寶功德池水凝成朵朵金蓮托起諸天菩薩,
"看似退讓實為進取,明處舍位暗中奪運。那太清自以為落子天元,豈知整個棋枰都將歸我西方所有!"
世尊額間白毫宛轉,射出三道金光接引過去現在未來:
"釋迦牟尼本是菩提樹下證道,受我佛門印記,其性靈早與我佛門因果糾纏。太清遣他分化氣運,卻不知這正是送來助我佛門圓滿的最後一味藥引。"
說著伸手一指,雪山虛影中現出正在禪定的釋迦牟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其坐上教主之位,自有我大乘多位佛菩薩‘輔佐’..."
準提佛母突然將七寶妙樹擲向虛空,樹冠上懸掛的瓔珞化作八萬四千法門:
"屆時以大乘佛法包容小乘教義,縱是太清親臨,也難斬斷這已成定數的因果!"
三人相視而笑時,世尊指尖凝聚一朵金蓮,蓮心映出雪山勝境:"此事當遣燃燈古佛前往說項。他曾為釋迦牟尼授記,最是合適不過。"
話音未落,一道亙古佛光自三十三天外落下。
燃燈古佛踏二十四諸天虛影而來,頭頂寂滅佛火中沉浮著靈柩燈虛影:"南無阿彌陀佛,此事貧僧願往。"
準提佛母手中七寶妙樹突然開出一朵並蒂蓮,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正是佛門因果具象化。
阿彌陀佛頷首:"善。且告訴釋迦牟尼,若願歸心,下個量劫時,混元道果可期。"
大雪山巔,萬年玄冰折射出森冷幽光,釋迦牟尼盤坐於千瓣冰晶蓮台之上,周身繚繞的白金色佛光與漫天風雪相互激蕩。
當燃燈古佛破空而來時,這位小乘佛教的領袖甚至未睜開眼,隻淡淡開口:“燃燈老師不辭千裡,可是為佛門氣運之事?”
“果然瞞不過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