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說法,舌綻蓮花,字字珠璣。
但見:
天花亂墜,曼陀羅紛飛似雪,香風拂麵;
地湧金蓮,九品金台次第開,光耀大千。
三乘妙義闡發精微,顯密圓融;禪道真諦契合自然,空有不二。
法會之中,諸佛菩薩眉間放光,羅漢比丘心花怒放。
釋迦頷首,燃燈微笑,藥師合掌,地藏稱善。
三界眾生,聞此法音,如飲甘露,如沐春風,如癡如醉,似夢似醒,各得法喜,共沾法益。
世尊法音漸歇,龍華會上金蓮漸隱,曼陀羅花雨也緩緩停息。
諸佛菩薩仍沉浸在方才的妙法之中,眉間白毫猶自閃爍著悟道的光明。
見眾人默然,世尊複又開示:"既已說法,當說修行。修行之道,從凡夫至佛果,曆經諸劫,方證菩提。"
法音剛落,龍華樹下頓現無量光明,照徹十方世界。
世尊道:"比丘修行,首重戒律,清淨身心。持戒如護明珠,不令染塵。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若能精進不輟,斷見思二惑,證得阿羅漢果,出離三界。"
此時,一位比丘起身合掌問道:"世尊,修羅漢道需經多少劫難?"
世尊答:"羅漢道者,需斷三結——身見、戒取、疑。此三惑如三座大山,需經三大阿僧隻劫方能超越。其間或遇魔擾,或墮懈怠,唯有持戒精進,方能證果。"
世尊繼續道:"羅漢雖出輪回,然慈悲未圓。若發菩提心,願度眾生,即入菩薩道。初發心菩薩,需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此六度如六根巨柱,支撐菩薩道業。"
一位菩薩起身問道:"世尊,菩薩修行需曆何等劫難?"
世尊道:"菩薩道者,需經五十二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每一階位皆有無量障礙,如貪嗔癡慢疑五毒熾盛,外道邪見擾亂,眾生難度等。
世尊雙手結彌陀印,身後忽然顯現十重寶階,
"一地一重天,一步一劫難。初地歡喜,如嬰孩學步;十地法雲,似鯤鵬展翅。其間魔障如恒河沙數,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世尊眉間白毫放光,顯現十地菩薩修行境界:
歡喜地——初證法性,心生無量歡喜,然需對治我執習氣。
離垢地——持戒清淨,如蓮出淤泥,然需對治微細煩惱。
發光地——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然需對治懈怠之障。
焰慧地——智慧如火,燒儘煩惱,然需對治所知障。
難勝地——善能降伏魔怨,然需對治分彆心。
現前地——般若現前,照見諸法空性,然需對治空執。
遠行地——超越二乘,入甚深禪定,然需對治寂滅貪著。
不動地——煩惱不起,智慧堅固,然需對治微細法執。
善慧地——說法無礙,度生無量,然需對治度生之執。
法雲地——智慧如雲,普潤眾生,然需圓滿最後一品無明。
世尊道:"十地菩薩後,入等覺位,如月將圓,尚欠一線。需經百劫修相好,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劫積功累德,方能證得妙覺佛果。"
此時,一位大菩薩起身問道:"世尊,成佛之劫是否可免?"
世尊搖頭道:"劫由業生,業由心造。修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精進不退,方能超越劫數。"
世尊最後開示:"修行之路,劫難重重,然菩提心燈不滅,終能照破無明。諸位當發大願,行大行,莫畏劫難,莫忘初心。"
切記——
"菩提心燈常不滅,莫隨業浪造新殃。
袈裟底下失正道,金剛地獄最先嘗。"
眾聖聞法,皆大歡喜,合掌讚歎:"世尊智慧如海,慈悲無量!"
"善哉!"
世尊法音如雷,眉間白毫綻放無量光明。
龍華樹應聲搖落萬朵金花,八功德水泛起漣漪,諸天梵樂齊鳴。
"今日三乘教義已明,修行要旨已彰。"
世尊結金剛跏趺坐,周身湧現八萬四千道智慧光明。
諸菩薩但見其頂門現出"卍"字金印,知曉世尊將要開示宇宙根本大法。
"自混沌初開,先天一炁分化陰陽,便有四劫輪轉。"
世尊右手結無畏印,左手托金剛缽,缽中顯現宇宙生滅之相:
"其一曰"成劫"。先天靈根孕化,虛空生風,風動生水,水凝成金。金水相激,山河大地由此成形。六道眾生初具靈識,從初禪大梵天至無間地獄,因果網成。此劫曆時二十中劫,謂"天劫"。"
"其二曰"住劫"。天地既定,眾生得享無量壽。然貪嗔漸起,善力日減。人壽自八萬四千歲減至十歲,諸佛出世教化,複增至八萬四千歲。如此反複,終至人壽不過百歲。此劫亦二十中劫,謂"靈劫"。"
"其三曰"壞劫"。惡業滔天,先壞有情眾生,後毀山河大地。業火自阿鼻地獄起,焚儘欲界諸天;洪水自須彌山頂湧,淹沒三禪以下;颶風自虛空生,吹散二禪天宮。唯餘初禪大梵天獨存,此劫二十中劫,謂"地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羅漢聞之變色,周身湧現護法金光。諸天護法神將手中兵刃自行顫動,發出龍吟虎嘯之聲。
"其四曰"空劫"。宇宙歸於混沌,仙佛退守大梵天。清淨居士、大覺羅漢、逍遙真人共修二十中劫,待新劫重啟。此謂"滅劫"。"
世尊說法時,龍華樹突然枯萎又重生,演示成住壞空之理。
大日光明佛頂上日輪驟暗複明,象征劫運更替。
釋迦牟尼座下迦葉尊者起身合十:"世尊,此四劫可有名相?"
世尊指尖生出一朵金色優曇花:"本無名字。因眾生業力感召,如影隨形,故稱"業影劫"。一劫之數,當以恒河沙計。"
此時,金蟬子忽然發問:"世尊,此劫波及何等境界?"
世尊目光垂照三界:"三界六道,除四禪天外,皆在劫數。天人五衰,羅漢退轉,菩薩亦需謹慎。"
眾菩薩聞言,各自頂上現出本命金蓮護體。
三霄娘娘手中法寶自動旋轉,似在推演劫運。
阿難尊者急問:"今當何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