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如來心中天人交戰、權衡利弊之際,一旁的太乙救苦天尊恰到好處地開口了。
天尊拂塵輕擺,清光流轉,聲音溫潤依舊,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警示意味:“佛祖明鑒,此議已是貧道殫精竭慮所尋之兩全之策。血海凶煞,易漲難消,若繼續僵持,恐再生難以預料之變故,屆時悔之晚矣。為三界蒼生計,還請佛祖早做決斷。”
“阿彌陀佛……”
如來再次長誦佛號。
緩緩環顧四周,佛目所及,儘是瘡痍。
文殊菩薩那象征智慧的獅子法相,此刻殘破不堪,被汙穢的血煞之氣侵蝕得黯淡無光,連座下的青獅都萎靡地低垂著頭顱。
普賢菩薩座下象征六度萬行的六牙白象,傷痕累累,一根折斷的巨大象牙處,正緩緩滲出金色的佛血,滴落在血海中發出滋滋的聲響。
觀音菩薩手中的玉淨瓶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瓶中的楊柳枝萎靡地耷拉著,連一滴甘露都凝不出。
那些幸存下來的菩薩、羅漢更是慘不忍睹——有的金身布滿蛛網般的裂痕,似乎隨時都會徹底崩碎;有的佛光渙散如風中殘燭,氣息奄奄;
更有甚者,連寄托著根本法力的本命舍利子上都已出現了細微的裂紋,修為根基已然動搖。
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血腥、焦糊和佛法被侵蝕後的衰敗氣息。
這一戰,佛門精銳折損何止近半?
四大菩薩儘皆元氣大傷,不知需要多少歲月才能恢複!
若再強行開戰,縱然能鎮壓冥河,佛門這些殘存的精英,恐怕也要儘數葬送在這血海之中。
屆時,佛門在三界之中,將陷入何等境地?
一股深深的疲憊和無奈湧上心頭。
如來心中那最後一絲不甘,終究被殘酷的現實壓了下去。
收回目光,巨大的佛首微微低垂,聲音帶著一種塵埃落定的沉重與疲憊:“既如此……便依天尊之議。”
話音剛落,如來忽然目光一凝,佛目中射出兩道實質般的金光,直刺魔羅無天與孔宣。
“不過!”
如來猛地提聲喝道,震得血海再次翻騰,剛剛鬆緩的氣氛瞬間被撕裂!
“此二魔,禍亂三界,顛倒乾坤!魔羅無天,乃佛門叛逆,自詡‘無天’,妄圖顛覆我佛正法,其心可誅!孔宣,上古鳳種,五色神光凶威難製,屢次助紂為虐,荼毒生靈!今日若任其離去,他日必成三界浩劫之大患!”
如來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審判意味,目光陡然轉向那一直沉默如亙古星辰的世尊,深深一禮,言辭懇切:“懇請世尊出手,以大法力、大神通,將此二魔徹底拿下,鎮於靈山之下,永絕後患!以慰我佛門隕落弟子之英靈,以正三界之清平!”
“轟——!”
這突如其來的發難,如同在即將平息的火山口投入了萬鈞巨石!
剛剛因和議達成而有所收斂的狂暴氣息,瞬間被引爆,衝上了一個更加凶險的巔峰!
魔羅無天那籠罩在深邃黑袍下的身影猛地一震!寬大的袍袖無風自鼓,獵獵作響。
腳下的滅世黑蓮瘋狂旋轉起來,九品蓮台瞬間綻放出滔天的漆黑魔焰,那火焰冰冷、死寂,帶著吞噬一切光明的絕望,將其周圍的空間都灼燒得扭曲變形!一股源自佛門最深沉陰暗麵的、針對如來世尊的滔天恨意,如同實質的冰錐,狠狠刺向如來!
“唳——!”
一聲穿金裂石、飽含凶戾的鳳鳴響徹九幽!
孔宣背後,先天五行神光驟然爆發!青、黃、赤、黑、白五色光柱衝天而起,交纏輪轉,如同開天辟地的混沌神輪,將半邊天空都染成了瑰麗而致命的斑斕之色!
恐怖的五行湮滅之力在其中醞釀、激蕩,牢牢鎖定世尊,蓄勢待發!
他那張俊美妖異的麵孔上,此刻隻剩下冰冷的殺機和被冒犯的狂怒。
“禿驢!欺人太甚!”
冥河老祖更是須發戟張,發出一聲暴怒到極致的咆哮!
周身殘破的傷口再次崩裂,暗紅色的魔血狂飆,整個血海隨之狂暴沸騰,掀起萬丈巨浪!
冥河竟不顧自身重傷,猛地橫身擋在魔羅無天與孔宣之前,元屠、阿鼻雙劍交叉於胸前,血煞劍氣直衝霄漢,將半邊天空都映成一片令人心悸的血紅!
“想動他們?先問問老祖我手中的劍答不答應!今日大不了再做過一場!看是爾等禿驢先死絕,還是老祖我的血海先乾涸!”
局麵瞬間逆轉,比之前更加凶險!冥河老祖的暴怒與決絕,魔羅無天的深沉恨意,孔宣的桀驁凶威。
三股滔天的力量混合著血海本源,形成一股足以毀天滅地的風暴,狠狠壓向佛門陣營!
剛剛平息的戰火,似乎下一秒就要以更加慘烈的方式重燃!
世尊立於風暴中心,那足以碾碎星辰的恐怖壓力似乎對他毫無影響。
祂依舊低垂著眉目,麵容悲憫而平靜,如同亙古不變的須彌山。
麵對如來懇切的請托,麵對冥河瘋狂的咆哮,麵對魔羅無天與孔宣那蓄勢待發的毀滅氣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祂隻是緩緩地,將那雙流轉著無儘智慧琉璃佛光的佛掌,在身前合十。
“嗡——!”
一聲宏大、悠遠、仿佛源自宇宙本初的佛號,如同黃鐘大呂,驟然響徹整個血海戰場!
這佛號並無殺伐之氣,卻帶著一種不可思議的、滌蕩乾坤的力量。
狂暴翻騰的血海巨浪,竟在這佛號聲中猛地一滯,如同被無形的巨手撫平!那彌漫天地的戾氣、怨氣、殺氣,仿佛遇到了克星,瞬間被衝淡、壓製!
世尊的唇齒微啟,梵音如涓涓清泉流淌而出,字字凝聚著無上智慧,化作十六句箴言,響徹在場眾人靈台深處:
“魔劫應運生,因果自循環。
強求非正道,菩提守本心。
普渡三千界,善果自然成。
妄動無名火,反招業障深。”
這四句偈語,字字珠璣,句句玄機,蘊藏著宇宙運轉、劫數生滅的至理。
在場的佛門弟子,無論是金身殘破的菩薩,還是佛光黯淡的羅漢,聞聽此偈,隻覺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流滌蕩識海,靈台驟然清明,如同醍醐灌頂,洗去了血戰帶來的戾氣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