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一戰,釋迦牟尼苦心經營、引為嫡係臂助的佛門新生代精銳,已然折損過半!
如今天魔大劫驟起,心魔自內生,又平白折損近兩成根基!
這空蕩蕩的蓮位,如同無聲的控訴,訴說著慘烈的代價。
殿內氣氛沉重,劫後餘生的慶幸迅速被一種更深沉的憂慮與複雜心緒取代。
低沉的梵唱聲中,神念交織,暗流洶湧。
文殊菩薩端坐青蓮之上,智慧劍橫於膝前,劍穗無風自動。
其神念傳音於身旁的普賢,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與不滿:
“釋迦如來執掌佛門以來,除卻於靈山之內培植親信,便是對外行那鯨吞虎噬之舉。幽冥血海一戰,貪功冒進,致我佛門菁英儘喪!如今魔劫方興,人心浮動,又有這許多蓮位空懸…此皆因主事者剛愎,氣運折損所致!若非世尊及時出手…”
普賢菩薩聞言,寶相莊嚴的麵容上亦是凝重,神念回應中帶著深深的憂慮:
“血海之失,確乃大殤。然天魔大道立,此劫非止我佛門之劫,乃諸天修士之劫。釋迦雖有過,此刻臨陣換帥,恐更生波折。”
話鋒一轉,隱含深意,
“然觀世尊方才手段,舉重若輕,非大智慧、大神通、大定力不可為。此等定鼎乾坤之力,方是劫波洶湧時,我佛門亟需之砥柱。”
這念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間在殿內許多老牌菩薩、古佛心中泛起漣漪。
眾人都是經曆過世尊執掌佛門的時代,那是西方教演化為佛門的關鍵時期,雖無今日這般聲勢浩大,卻步步為營,道基穩固。
世尊之能,在於提綱挈領,定鼎根本,其威德與智慧,早已深植人心。
釋迦牟尼如來端坐蓮台,感受著殿內那無聲卻沉重的目光,以及那暗流湧動的神念波動。
其麵色沉凝,竭力維持著佛門之主的威嚴,心中卻如驚濤駭浪!
世尊方才展現的、近乎碾壓天魔王的絕對力量,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釋迦心頭。
更讓其心悸的是,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投向世尊的目光中,除了敬畏,更夾雜著一種…對現狀的質疑,以及對過往的追憶與比較!
“阿彌陀佛…”
宏音滾滾,裹挾著準聖巔峰的浩瀚佛威,強行壓下殿內彌漫的驚惶魔氛與紛亂心緒。
諸佛菩薩羅漢,雖金身染血,心神受創,聞此佛音亦如受醍醐灌頂,紛亂念頭漸次平息。
釋迦牟尼佛目掃過瘡痍,威嚴法旨再降:
“文殊、普賢、觀音攜諸弟子各歸道場!緊閉山門,布設菩提金剛大陣!誦《金剛經》,持不動明王印!靜心滌慮,暫避魔劫鋒芒,待本源穩固,再議降魔衛道!”
——————
與此同時,洪荒之中,無數妖魔邪修,心神早已被那魔音死死攫住,如癡如醉。
眾人眼前隻見在那混沌翻湧的核心,一尊頂天立地的恐怖魔神撕裂鴻蒙而出!
遍體玄黑鱗片閃爍幽光,腳下踏著咆哮的混沌孽龍,頭頂崢嶸雙角刺破蒼穹!
其周身散發的魔氣濃烈到極致,帶著令萬物沉淪、天地俯首的原始威壓——此乃萬魔之始,天地間誕生的第一尊先天元魔!
每片鱗甲,每根毛發,甚至每次吐納的氣息,皆是萬魔源流,大道之暗麵!
“轟隆!”
那撼動混沌的魔神之軀毫無征兆地爆碎開來!
漫天翻湧的並非尋常血肉,而是蘊藏著先天魔道的本源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