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之巔,道教祖庭,玄極殿內。
這玄極殿,非尋常宮闕可比擬。
穹頂之上,非金非玉,乃是混沌初開時凝結的“太初玄晶”,內蘊無量星辰軌跡,緩緩流轉,播撒下清冷而浩瀚的星輝。
殿柱盤踞著形態各異的先天神文,無聲地闡述著宇宙至理。
此刻,無形的“道韻”並非虛無縹緲,而是凝如實質,化作肉眼可見的淡金色氤氳,如汪洋大海般在殿內緩緩流淌、沉浮,每次呼吸,都仿佛吞吐著天地初開的純淨元氣。
置身其中,道心澄澈,雜念不生,唯感大道至簡,亙古長存。
隻見萬頃清氣凝作蓮台,托舉著太極蒲團。
太極無量天尊端坐其上,腦後三花輪轉,五氣朝元,慶雲中有星河生滅,宇宙輪轉之象。
其身姿並非巍峨如山嶽,反而透出一種與天地同呼吸、共脈動的自然和諧。
教主身披一件看似樸素無華的“混元一氣袍”,袍上卻隱有陰陽二氣流轉不息,時而化作太極圖卷,時而又散作周天星鬥。
其麵容在清輝道韻中顯得有些模糊,唯有一雙眼眸,深邃如萬古星空,平靜如昆侖之巔億萬年不化的雪峰,蘊含著洞悉過去未來的無上智慧與俯瞰眾生的無邊慈悲。
其聲不高,卻如大道綸音,字字烙印虛空,正為座下玄元十子等弟子開講《道德》真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忽見殿外穹宇驟亮!一道橫貫天地的玉清仙光,如天河決堤,自玉虛宮方向奔湧而出,
無量清輝瞬息滌蕩億萬裡昆侖地界!
幾縷無形無質、試圖滲透祖庭的幽暗魔念,甫一觸及這煌煌清光,便如墨汁滴入熔金,“嗤嗤”輕響間,連掙紮都未能顯露,頃刻化作虛無青煙,徹底湮滅!
仙光流轉,不染纖塵,仿佛隻是拂去幾粒微不可見的塵埃。
恰此異象方歇,教主座下末位的新晉弟子張道陵,心湖泛起漣漪,恭敬執弟子禮,長揖而問:“老師聖鑒,弟子觀方才那魔氛詭譎,其源似指向一處名曰‘大自在天’之所在,敢問此為何方秘境?竟能擾動我昆侖清淨?”
教主目光溫潤,如古井映月,聲似清泉漱玉:“此乃混沌深處,外道魔祖大自在天以自身道果顯化之道場。一沙一世界,一魔一乾坤,那魔域即其法,其法即魔域,是道行所凝,亦是心相所成。”
張道陵眉頭微蹙,不解道:“外道?莫非是那等專行邪祟、屠戮生靈的魔頭?”
教主微微搖首,拂塵輕擺:“外道非惡道。其‘外’者,心馳於外,法求於相,執著神通法力、道場世界之表象,未能明心見性,返照本源,故不得證那混元無礙之正覺道果。然其求索之路,亦是跋涉於大道迷途,神通法力皆由苦修而得,自有其法理玄奧,亦可稱一聲‘有道真修’。”
張道陵麵露訝色:“執著偏頗,竟亦可稱有道?”
教主諄諄而誨,聲蘊道韻:“切莫生此輕慢之念。外道之士,福緣深厚者比比皆是,其道行法力,動輒移星換鬥,毀天滅地,豈容小覷?其失,在於心鏡蒙塵,一念執著如鐵鎖橫江,障蔽了靈台圓融之光明。若能勘破迷障,斬卻心頭那點偏執之念,未必不能超脫樊籠,成就仙佛正果。”
教主目光掃過殿內諸弟子,“此理,爾等亦當謹記,莫生分彆之見。”
張道陵如聞晨鐘暮鼓,心中塊壘儘消,再拜道:“弟子愚鈍,今蒙教誨,豁然開朗。”
隨即神色一肅,稟道:“老師,弟子蒙老師點化,已脫去凡胎濁骨,斬斷塵緣俗竅。欲效仿諸師兄,下山領受天職,行道積功,懇請老師訓示。”
太極無量天尊目光溫煦,頷首應允。
看向這尚顯青澀的小弟子,深邃眼眸中流轉的不僅是師長的慈愛,更有一絲洞穿萬古的期許。
此子根骨清奇,道心通明,雖偶有跳脫,卻暗合“道法自然”之真意。
教主已看到,在遙遠的未來,這青年於紅塵濁世中披荊斬棘,立下煌煌道統,被後世萬民尊為“正一天師”,香火鼎盛,道傳千古。
此乃天機一線,不可言明。
“此子下山…”
天尊心中默念,萬千因果絲線在眼前交織,
“當為人間播下一顆道種。魔劫雖凶,亦是礪道之石。”
話鋒微轉,法相莊嚴,“然,臨行之前,為師有一戒律相授。此乃心傳之約,雖不著於玉冊金書,然你既為玄門弟子,當刻骨銘心,終身持守。”
張道陵正襟危坐,肅然道:“弟子洗耳恭聽,必銘刻五內!”
天尊聲音清越,如金玉交擊:
“其一,立道塑像,供奉神靈,須擇那清淨自持、福德深厚、秉性純良之正神。神正則氣清,氣清則道場寧。”
“其二,行道濟世,當以善為本。不可妄造殺業,傷天害理,有違好生之德。”
“其三,神通術法,乃護道之器,非炫耀之資。切不可人前賣弄,驚擾凡俗,徒惹因果。”
“其四,道法玄微,非凡俗可解。不可顯化異象,迷惑眾生心智,使其沉淪虛妄。”
張道陵聞言心中暗喜,思忖著尋一洞天福地立下道場,至於供奉何人,哪還用選,天庭哪路大神比得過自家老師太上道祖神位,老師這大腿,不香嗎?
然轉念思及山下魔劫,那魔劫凶威赫赫,不禁麵露難色:“師父教誨,字字珠璣,弟子定當謹記。隻是…弟子道行尚淺,若下山不幸遭遇那等窮凶極惡、毫無顧忌的之徒,執意要取弟子性命…弟子…弟子該如何自處?”
言罷,張道陵偷眼覷著教主臉色。
教主神色淡然,如觀池魚:“萬事若皆訴諸神通法力,強橫鎮壓,那洞悉世情、明辨是非、化解乾戈的智慧,又將置於何地?此乃舍本逐末。”
張道陵被噎得一滯,悻悻然道:“師父啊,凡俗庸碌之輩,弟子自當退避三舍,不與其爭。可若是遇上那等視人命如草芥、凶焰滔天的外道邪魔,弟子這點微末道行,怕是不夠人家塞牙縫的…還請師父垂憐,賜下幾件護身的法寶仙器,也好讓弟子安心行道,不墮了道門威名。”
喜歡洪荒:截教女仙請大家收藏:()洪荒:截教女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