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強壓住上前叩門的衝動,目光掃過這仙氣氤氳的靈山福地,一個念頭油然而生:
“在南贍部洲這些年,見世人拜師訪友,無不執禮甚恭。我此來求的是長生大道,豈能兩手空空,失了禮數?空口白牙,如何顯得心誠?”
念及此處,石猴不再猶豫。
身形輕靈地從鬆枝上躍下,目光如電,掃視著洞府周遭的懸崖峭壁。
那裡雲霧繚繞,靈氣更為濃鬱,正是奇珍異草生長之地。
隻見石猴爪如鋼鉤,緊扣嶙峋怪石;身若金電,穿梭於陡峭崖壁之間。
片刻功夫,便從那常人難及的險峻之處,采摘下數樣靈物:幾枚紅彤彤、異香撲鼻的朱果,數株葉片如玉、靈氣內蘊的九葉參,還有一簇生長在石縫中、紫紋隱現的靈芝草。
其動作利落,挑選的都是靈氣最足、品相最佳的。
這些瓜果靈藥,祖師自然不缺,但是代表了石猴拜師態度。
石猴小心翼翼地將這些沾染著山間靈露的瓜果靈草用柔軟藤蔓捆紮好,捧在手中。
這才重新返回山門,靜候那扇大道之門的開啟。
少頃,隻聽得“吱呀——”一聲悠長清響,那緊閉的洞門緩緩開啟。
門內走出一位道童,約莫十三四歲模樣,生得是:
雙髻如雲巧綰,寬袍大袖隨風。
眉眼清澈無塵染,神氣自蘊道骨風。
分明是山中長生客,不似凡間懵懂童。
一塵不染清淨體,任他歲月自翻騰。
小童目光落在石猴身上,帶著一絲洞府中人的超然,脆聲問道:“何人在此徘徊,攪擾清靜?”
石猴一個激靈,連忙捧著靈草上前,深深一揖,姿態恭敬無比:“仙童在上!弟子乃遠方慕道而來,特來拜師求仙,絕不敢有半分攪擾之意。”
仙童上下打量了石猴一番,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嘴角微翹:
“哦?訪道求仙的?倒是有趣。我家老爺方才正在瑤台講道,還未開講幾句,忽然停下,吩咐我道:‘外麵來了個誠心求道的,去開門迎一迎吧。’”
仙童頓了頓,看著石猴,“想必就是你了?”
石猴心中又驚又喜,暗道這祖師果然神機妙算,臉上堆起笑容,連連點頭:“是我是我!勞煩仙童了!”
“隨我來吧。”
仙童側身讓開。
石猴深吸一口氣,整了整那身勉強算體麵的舊衣,將手中那束精心捆紮、靈氣盎然的朱果、九葉參和紫紋靈芝捧得更鄭重了些,這才肅容斂息,隨著仙童步入洞天。
穿過重重雕梁畫棟的瓊樓玉宇,繞過幽靜雅致的回廊庭院,直至一處霞光籠罩的瑤台之下。
隻見菩提祖師端坐雲床,仙風道骨,寶相莊嚴,周身清氣繚繞。
台下侍立著三十位仙風道骨的弟子,個個屏息凝神。
好一位祖師!
金仙妙相自莊嚴,菩提老祖坐西天。
不生不滅參玄理,全神全氣顯慈顏。
空寂自然通大道,真如本性任周旋。
曆劫明心通造化,與天同壽法無邊。
石猴快步上前,二話不說,“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將手中靈草高高舉起,口中唱喏:
“弟子飄洋過海十數載,誠心訪道!今日得見祖師仙顏,實乃三生有幸!弟子身無長物,唯有在洞外險峰采得些許山野之物,雖粗陋不堪,卻是弟子一片赤誠,權作拜師之禮,望祖師莫要嫌棄!”
那束靈草被其舉得顫巍巍,朱果紅得鮮豔,靈芝紫得發亮,參葉綠得滴水,在霞光下倒也顯得誠意十足。
祖師目光掃過那束帶著新鮮泥土氣的“山野之物”,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不錯,不錯,南瞻部洲一番曆練,人情世故倒是手拿把掐。
祖師麵上卻依舊古井無波,緩緩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