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也怒了,金睛火眼瞬間鎖定水中那道白影,厲聲喝道:“呔!哪裡來的孽畜!敢在俺老孫眼皮底下吞俺師父的馬?!滾出來受死!”
話音落處,澗水再次炸開!
一條通體雪白、鱗甲森然、頭角崢嶸、身長數十丈的巨龍破水而出!
龍須戟張,龍目如電,凶威滔天!正是那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觸犯天條、在此受罰的小白龍!
小白龍盤旋半空,龍口一張,聲如雷霆:
“哪裡來的野和尚和毛臉雷公!敢在本王地盤聒噪!那馬兒是本王的午餐!識相的速速滾開!”
孫悟空哪裡受得了這個氣?
掏出金箍棒就要上去拚命:
“好你個長蟲!敢吃俺師父的馬!看打!”
那條玉龍正惱孫悟空,壞了自己清淨,也張牙舞爪迎上。
好一場賭鬥!但見:
龍舒利爪寒光閃,猴舉金箍烈風生!
玉龍項下明珠噴彩霧,大聖手中鐵棒舞狂風!
來來往往,戰了幾十回合。
小白龍漸漸力軟筋麻,被那鐵棒震得鱗甲生疼,心知再打下去要糟。
虛晃一爪,一個轉身“噗通”鑽回水底,任憑孫猴子在岸上跳腳叫罵祖宗十八代,隻當耳旁風,深潛澗底,死活不冒頭。
孫悟空沒奈何,隻得回見三藏,氣哼哼道:“師父,那泥鰍滑溜得很!打不過就躲水裡裝死,罵破喉嚨也不出來!”
唐三藏歎氣:“不是為師挑事,你常誇有降龍伏虎的手段,怎今日……”
這話戳了猴子肺管子!孫悟空最受不得激,登時炸毛:“莫說!莫說!且看老孫手段!”
話音未落,人已跳回澗邊。
這猴王使出翻江攪海的神通,金箍棒攪得鷹愁澗濁浪滔天!
九曲黃河也沒這般渾!那孽龍在澗底被水浪衝得東倒西歪,泥沙灌口,心中悲憤交加:
“福無雙降,禍不單行!剛逃了剮龍台一刀,才消停沒幾天,又撞上這麼個不講理的潑魔!欺龍太甚!”
越思越惱,受不得這鳥氣!它猛地躥出水麵,破口大罵:“哪裡來的野猴子!我與你何仇何怨?!”
孫悟空棍指其鼻:
“少廢話!還我馬來!”
玉龍也豁出去了:“吃了!吐不出來了!你能怎的?!”
“不還?打殺你償命!”
話不投機,又鬥在一處!
這次小白龍更不濟,鬥不數合,渾身骨頭像散了架。
眼看金箍棒又要砸下,腦中電光火石般閃過父王敖閏那番語重心長囑托:
“兒啊,事兒爹給你安排完了,天庭那邊正走流程呢…到了那地方你可得警醒點!取經團隊不是誰都能進的!不找你燭龍太爺豁出老臉去重華宮求人,咱四海龍族連這‘半個腳力’的名額都擠不進去!記住,低頭做人…不,做馬!熬出頭才是真!”
原來佛門計劃取經團隊四人,是那隱居鐘山的龍族老祖燭龍,親自去東海瀛洲重華宮拜會,舍了天大情麵,才讓菩薩硬生生“塞”了這半個名額——以“腳力”而非“徒弟”的身份。
念頭至此,小白龍再無戰意!
拚著硬挨了金箍棒帶起的罡風,將身一扭,“嗖”地化作一條水蛇,鑽入岸邊亂草,眨眼沒了蹤影。
孫悟空撥草尋蛇,哪裡還有蹤跡?
氣得三屍神暴跳!念咒拘來土地山神,二神戰戰兢兢道出緣由:“大聖息怒!此乃觀音菩薩前年放在此處的西海玉龍三太子,專候取經人做個腳力…他饑了隻敢撲點鳥雀吃,今日不知怎地衝撞了大聖…”
孫悟空一聽“菩薩”二字更火大:“又是她!專坑老孫!”
土地趕緊獻策:“要降此龍,非請菩薩不可!”
喜歡洪荒:截教女仙請大家收藏:()洪荒:截教女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