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繼續說道:“據臣所知,如今邊疆地區,連年災荒,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若是貿然用兵,恐怕隻會加劇邊疆地區的動蕩,引發更大的民怨。”
老臣的話音落下,朝堂之上,一片寂靜。
大臣們紛紛看向李徹,等待著他的反應。
李徹的臉色,果然變得有些陰沉。
“嗯。”李徹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朝堂之上的質疑聲,雖然不大,但卻如同星星之火,開始在李徹心中,點燃了對謝瀾的不滿和懷疑。
謝瀾得知朝堂之上,有人質疑自己的獻策,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是誰?是誰在背後嚼舌根?”謝瀾在偏殿內,怒吼道,聲音尖銳刺耳。
宮女青兒跪在一旁,沉默著不敢出聲:“肯定是宋玉卿那個賤人!”
謝瀾咬牙切齒地說道,眼中充滿了怨毒。
“一定是她在背後搗鬼,故意散布謠言,詆毀本宮!”
“這個賤人,真是陰魂不散,處處與本宮作對!”
謝瀾怒不可遏,將桌上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瓷片四濺,如同謝瀾此刻的心情,支離破碎,一片狼藉。
“貴妃娘娘息怒。”青兒小心翼翼地勸慰道,“此事或許隻是巧合,娘娘不必動怒。”
“巧合?”謝瀾冷笑一聲,語氣陰冷,“你以為本宮是三歲孩童,如此拙劣的謊言,也想蒙騙本宮?”
“除了宋玉卿那個賤人,還會有誰敢質疑本宮?”
謝瀾越想越氣,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
“宋玉卿,本宮絕不會放過你!”
謝瀾在心中惡狠狠地發誓,對宋玉卿的恨意,更加深入骨髓,無法化解。
謝瀾病體支離,卻依舊不肯認輸。
她強撐著寫下辯解奏折,再次呈遞上去。
字裡行間,極力維護自己的計策,聲稱那些質疑之聲皆是庸人自擾,目光短淺。
她甚至搬出各種典籍,引經據典,試圖證明自己的決策英明神武,絕無不妥。
然而,這份辯解,在李徹眼中,卻顯得格外蒼白無力,甚至有些可笑。
李徹展開奏折,隻掃了幾眼,便感到一陣厭煩湧上心頭。
通篇辭藻華麗,卻毫無實際內容。
所謂的辯解,不過是強詞奪理,避重就輕。
謝瀾不僅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變本加厲,更加誇誇其談,自以為是。
李徹心中的失望,如同潮水般蔓延開來,將他對謝瀾僅存的一絲憐憫,也徹底淹沒。
他原本以為,謝瀾或許隻是一時糊塗,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
如今看來,卻是他自己太過天真。
謝瀾的才能平庸,剛愎自用,早已深入骨髓,不可救藥。
李徹重重地將奏折摔在桌案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的臉色陰沉,眼神冰冷,心中對謝瀾的厭惡,更深了幾分。
“這個女人,真是無可救藥!”李徹怒極反笑,語氣中充滿了嘲諷和不屑。
謝瀾不僅沒有絲毫悔改之意,反而變本加厲,更加讓他失望。
李徹對謝瀾的態度,越發冷淡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