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兒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自從他們分家單過以後,日子便開啟了新的篇章。
輝兒和苟雲,這對勤勞節儉的夫妻,像是兩把不知疲倦的犁,在生活的田野裡奮力耕耘。苟雲更是勤快活絡,腦子就像一台精巧的算盤,總能找到一些掙錢的小門道。夫妻二人齊心協力,日子過得雖然忙碌,但充滿希望。
他們先是靠著辛勤勞作,把小女兒出生時因超生繳納的罰款一點點還清了。在還清罰款之後,竟還存下了一些錢,這讓他們的心中有了一絲欣慰,也更有了奔頭。
不過,他們的目光放得更遠,心中懷揣著一個宏偉的目標——把原來那破舊的兩間土坯房,修成一座氣派的兩層小樓。那土坯房牆壁斑駁,屋頂的瓦片也殘缺不全,還經常漏雨。
為了能在修房這件大事上儘可能地節約成本,苟雲找出家裡那些略顯斑駁的鑽頭,榔頭等工具,開始乾起了石匠的活計。他本是個半路出家之人,沒有名師指導,全憑自己的一股鑽研勁兒自學成才。每一個技巧、每一道工序,都是他在無數次的嘗試與摸索中積累起來的。
屋後那片山頭,仿佛是他的寶藏之地。隻要一有閒暇時間,他就會帶著滿心的熱忱奔赴而去。那裡的石頭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在歲月的洗禮下,有著獨特的韻味。苟雲彎著腰,或蹲或站,手中的鑽頭與石頭激烈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在山間久久回蕩。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斷滾落,砸在腳下的土地上,可他的眼神卻始終堅定而執著。
在曆經無數個艱辛的日夜之後,那一塊塊被打下來的石頭,在苟雲的精心擺放下,如同接受檢閱的方陣般碼放得整整齊齊。這些石頭數量之多,令人驚歎。它們不僅完全滿足了房屋打地基的需求,而且用於修建廚房和豬圈的石料都已足夠。如此一來,苟雲可以省去購買磚頭的一大筆開支,這讓他滿是汗水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對未來的新家又多了幾分美好的期待。
可是兩人細細盤算下來,發現即便想儘辦法節省材料成本,可自家距離湊齊修房子的錢數還差著老大一截呢。兩人就這樣在家裡守著莊稼,苟雲再乾些零工,這種攢錢的速度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把房子給修起來呢。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躺在床上,望著簡陋的屋頂,滿心都是對修房資金缺口的憂慮。
正在兩人一籌莫展之際,遠在浙江的二哥平兒傳來了一個讓他又驚又喜的消息。平兒說,那邊的石場正處於繁忙時期,還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啊,浙江那地方製衣廠很多,六妹要是過去了,憑借她的手藝,肯定能順利進廠工作。這消息就像一道光照進了黑暗裡,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於是夫妻二人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帶著剛剛四歲的小女兒前往浙江打工。離彆那天,家裡的大女兒淚眼汪汪,爺爺奶奶在一旁安慰著。他們雖然滿心不舍,但為了更好的未來,還是踏上了打工之路。
在浙江,他們經曆了無數的艱辛。每天在工廠裡工作很長時間,高強度的勞作讓他們疲憊不堪,但一想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想到那正在一點點接近的兩層小樓,他們就又充滿了力量。大女兒青青留在老家,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她還是個不滿六歲的小娃娃,本應在父母的疼愛下無憂無慮地玩耍,可如今,父母和妹妹都不在身邊。無數個夜晚,她躺在小小的床上,望著窗外的明月,思念就像潮水般將她淹沒。她想念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想念妹妹可愛的臉龐和銀鈴般的笑聲。
在她稚嫩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想法,那就是爸爸媽媽更喜歡妹妹。這種想法就像一顆酸澀的種子,在她心裡生根發芽,讓她變得越來越內向。她不再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活潑好動、天真爛漫,而是過早地成熟懂事。看到彆的小朋友和父母撒嬌,她隻能默默地低下頭,把那份渴望藏在心底。
小鳳也心疼這個外孫女,所以每到寒暑假,她就會把青青接到自己身邊。在小鳳這裡,青青能感受到外婆濃濃的關愛,那是一種能溫暖她幼小心靈的力量。
就這樣,寒來暑往,他們勤勤懇懇地乾了好幾年。每一滴汗水,每一份辛苦,都化作了手中逐漸厚實起來的積蓄。終於,修房子的錢總算攢得差不多了。
夫妻倆滿心歡喜地回到家鄉,可還是差了些錢。不過沒關係,東拚西湊又借了一些。一切準備就緒後,兩層小樓開始動工了。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小樓一天天建起來,嶄新的牆壁、明亮的窗戶,承載著一家人的夢想和希望。
這時候兩個孩子都已經上了小學。輝兒決定留在家裡照顧兩個孩子,以彌補之前對大女兒青青的虧欠。這樣一來,就隻有苟雲一個人外出打工了。
輝兒帶著孩子在家中就像一個永不停歇的陀螺,忙得團團轉。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輔導她們學習,輝兒絲毫沒有懈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