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也像我一樣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二十年,相信你們也會像我一樣厲害!”
馬一凡嗬嗬笑道。
“什麼樣的生存環境呀?”
眾考官紛紛好奇地問道。
馬一凡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笑著解釋道:
“我從小和爸爸媽媽在大山裡生活,那裡沒有其他孩子跟我一起玩耍,所以我隻能一個人待在家裡。
每天早上,爸爸媽媽都會出門乾活,而我則留在家裡。
一開始,我還覺得很無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學會了如何照顧自己,並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
馬一凡接著說:
“後來,當我稍微長大一些的時候,我開始滿山裡跑。
山裡有很多野生動物,比如野兔、野雞等等。每次抓到這些小動物時,我都會感到特彆興奮。
由於沒有其他玩伴,我便開始逗弄這些小動物,試圖與它們建立起某種聯係。
漸漸地,我對正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頓了頓,繼續說:
“於是,我開始嘗試打斷小動物們的腿,然後努力想辦法幫助它們接駁好。
這樣做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成就感,同時也培養了我對正骨技術的熱愛。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我的正骨技術越來越好。”
最後,馬一凡總結道:
“就是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的正骨技術越來越精湛。
雖然在大山裡的生活有時會讓人感到孤獨和無聊,但正是這種特殊的環境鍛煉了我的技能,讓我成為了今天的樣子。”
馬一凡說完後,臉上洋溢著自信和自豪的笑容。
眾考官聽後,不禁對他表示欽佩。
原來,這位看似平凡的年輕人竟然有著如此獨特的成長經曆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隻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並不斷努力,就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
眾考官紛紛感歎馬一凡的生活不易,同時也羨慕他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
讓他專注於正骨技術的學習從而讓他有了今日的成績。
“不是說還有一個病例要現場考核嗎?抓緊的吧。”
馬一凡見大家都在感歎連忙提醒道。
“對對!看我們隻顧著感慨你的經曆了,把正事給忘了,不好意思哈!”
主考官經馬一凡一提醒,馬上反應過來,連忙叫護士把最後一名病人推過來。
最後一名被送上來的病人是一名農民工,他是從腳手架上摔下來的。
他的手和腳有多處骨折的地方,有兩個地方還有多塊骨頭碎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