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比試的項目乃是針灸的紮針速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紮針速度並非單純地追求快就好。
畢竟,在實際操作中,必須依據不同的穴位來挑選合適長度的針具。
每個穴位對於進針的深度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穴位適宜直針插入,而另一些穴位則需采用斜針的方式。
正因如此,這場比賽不僅要較量速度,更關鍵的還在於準確性。
因為一旦出現紮錯針的情況,可是會被扣除相應時間的。
此時,隻見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兩個針灸仿人體模型搬到了兩隊參賽選手的中間,並穩妥放置好。
這兩個模型均有著約一米六幾的高度,它們皆是由橡膠精心製成,質地柔軟且富有彈性,使得用針能夠順利地紮入其中。
這項比賽需要雙方各派出兩人配合進行。
一個負責按順序讀出穴位,一個負責紮針。
雙方均有三次比試機會,以最少用時為勝。
第一次比試,馬一凡這邊派出梁佩燕和李學敏這組搭檔。
梁佩燕負責讀穴,李學敏負責紮針。
對方也是派出一男一女搭配組合。
工作人員拿來兩張小桌子,並且把各種型號的針灸針按照從小號到大號擺放整齊。
裁判人員則從密封袋裡拿出兩張a4紙交到兩名讀穴者手中。
等他們兩人核對確實是相同的穴位,相同的順序後便朗聲喊道:
“比賽開始!”
另兩名計時的裁判則及對按下了讀秒開關。
比賽正式開始!
“腎俞……中極……風池……中脘……”
梁佩燕每讀完一個穴位名稱都要緊緊的盯著李學敏,從他選針到認穴到紮入的深度都要全神貫注盯著,稍有差錯便及時提醒。
這在比賽中是允許的,但如果經提醒再改正那時間就去了。
等到李學敏即將紮好時梁佩燕再讀下一個穴位,這樣就可以保持他的連貫性了。
慕容雪和夏悠然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緊盯著正在施針的他們,雙手不自覺地攥成拳頭,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每當她們看到李學敏等人的動作稍有遲緩,心中便焦急萬分,恨不能立刻衝上前去親自動手相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