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名臣,名節,名士,精神_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巔峰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巔峰 > 第13章 名臣,名節,名士,精神

第13章 名臣,名節,名士,精神(2 / 2)

早在朱棣攻入南京之前,朱棣的謀士,赫赫有名的布衣宰相姚廣孝對準了皇帝,千叮嚀萬囑咐。

千萬不能殺了方孝孺,他是天下士人的領袖。

若方孝孺死,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若方孝孺這樣的人不能承認你,那你永樂大帝在士人的心中,永遠都是篡位!

在紫禁城的大殿中,朱棣懇求方孝孺起草登基詔書。

方孝孺一身孝衣,為建文帝戴孝,怒斥朱棣。

在朱元璋所有兒子中,朱棣的性格最像朱元璋,你若不能為我所用,必殺之。

但是麵對方孝孺,朱棣竟然耐著性子,溫和的勸解。

最後說到口乾舌燥,也沒有口出惡言,隻是說,先生這是我的家事,請您為我起草詔書。

然而方孝孺隻給他寫了幾個大字,死即死,詔不可草。

朱棣強忍心中的怒氣,問他,你不怕死嗎?不怕誅九族嗎?

所以,後來有了世人耳熟能詳的那句話,你殺我十族有何妨?

朱棣再也忍不住了,朱家人都是暴脾氣。

朱棣誅了方孝孺十族。

當著方孝孺的麵,把他的親人,門生,故舊全部殺掉。

方孝孺始終默默流淚,那擺在他麵前為朱棣起草登基詔書的紙筆,始終沒有動過。

殺了七天,在殺死整整847也有說873)人之後,方孝孺慷慨赴死。

按照後世的觀點,在感歎他的剛烈和忠誠之餘,也要說一聲愚蠢。

為了心中的君臣大義,連累了八百多人,值得嗎?

可是在這個時代,真正的讀書人,真正的士大夫眼中,值得!

你可以說這種行為愚蠢,但必須要敬佩。

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個民族傳承千年屹立不倒的士大夫精神。

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在無數次外敵入侵,鐵蹄蹂躪華夏大地的時候,我們的傳承才沒有斷絕。

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在一次次北方南下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民族才會麵對殺戮,毅然決然的反抗不止。

這種精神或許不被人理解,但卻不能缺失,它也不會缺失,千年以來它已經浸透到我們天生的基因和血液之中。

從魏晉名士到衣冠南渡,從盛唐風華到大宋無雙。

這種精神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背著少帝跳海的陸秀夫。

是崖山十萬投海而死的軍民百姓。

是堅守北京的於謙,是剛正不阿的海瑞,是大明未有投降之典史的閻應元。

是江陰,揚州,嘉定的百姓。

是史可法,是目不識丁的李定國。

是後世在日寇鐵蹄下無數的仁人誌士。

是為國家,粉身碎骨卻連名字都沉沒在曆史長河中的無名壯士。

這種精神,叫名節。

這種精神,叫大義。

這種精神,叫不屈。

縱然在浩蕩的曆史中,曆史上也有數不清的文人敗類,例如東林黨那些跪在南京城外,迎接皇清的無恥文人。

但是,有著這種精神的大儒,如同銀河中浩瀚的星海,連綿不絕,照耀著我們生長,並且熱愛的人間。

瞬間,朱允熥的腦中閃過無數思緒。

腦中那些對於儒家和讀書人的輕蔑,在臉上化為鄭重。

他肅穆的整理下衣冠,摘下頭上的親王帽子。

低頭,用最為謙卑的弟子禮行禮。

“熥,能得先生教誨,大幸也!”

“能為先生弟子,熥,榮幸之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快穿之靠生子稱霸後宮 快穿:報告宿主!功德又在倒退了 係統開局跑路,我認天道為父 末世囤貨:當個老六不過分吧 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 擁有大禮包係統的我,無敵於世 天道燼長生 言無聲 賭石:鑒寶撿漏我都會 替嫁新娘,搬空敵人庫房流放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