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戰張扶搖
禦劍而來,千裡可至。
陸原並未直接去上陰學宮,而是先到了廣陵江畔,接回自己的白蛟分身。
在陸原欽點的九龍山、九龍水裡,離陽境內的廣陵江和北莽境內的黃河,最為重要。
白蛟分身有龍珠相助,亦是花了十餘日時間,方才抽取出了廣陵江中的一道水脈龍氣。
而後,便在江水中潛伏,等候陸原召喚。
“山河潛龍圖,這樣就得四龍山,六龍水了。”陸原欣喜道。
先前在北涼,陸原抽空去了一趟九華山,得了九華山的地脈龍氣,如今又借助白蛟分身的龍珠,吸納了廣陵江的水脈龍氣。
山河潛龍圖,又有精進!
“該去上陰學宮了!”胸臆劍化為一道青色長虹,直指上陰學宮。
……
若說龍虎山是仙府道都,那上陰學宮便是聖人之城。
雖說伴隨著春秋大戰的落幕,學宮裡百家爭鳴的景象已經不再,可士子人人平等,學術不分高下的浩然風氣,仍然流傳了下來。
大意湖畔,人來人往,士子入織。
陸原此來,目標明確,竟是直入唯有學宮祭酒方能進入的功德林。
十年樹木,千年樹德,功德林內,古木參天。
功德林內,是一片記載先人聖賢功德的碑林,石碑大小不一,碑上銘文多為墓誌銘,隻是墳卻往往不在碑後,碑林就像一部另類的青史,一頁頁安靜豎立在上陰學宮之後。
陸原路過碑林,青史如何,他並不在意,他在意的,隻是功德林內,那個故作目盲的老邁琴師。
“終於見麵了。”陸原幽幽一歎道。
“老夫很好奇,你是怎麼察覺到老夫的存在的?”那老者豁然睜眼,眼神當中再無混沌之意,而是百世雕琢而顯化的曆史滄桑。
這老者,正是儒家初代儒聖,張扶搖!
“我的眼睛,可以看到。”陸原指了指自己道。
“聽說你兼修儒、佛兩家之長,如今看來,名不虛傳。”
老者緩緩起身,與陸原相對而立道:“說罷,你來找老夫,所為何事?”
“我欲入儒聖,借伱三成儒家氣運一用。”陸原開門見山道。
“看來,你知道的的確很多。”
儒家氣運為他一人獨斷,當世之人,恐怕隻有觀音宗的澹台平靜知道個中因果,是因他而起。
隻聽張扶搖負手而立道:“不錯,儒家氣運儘在我手,但是老夫為何要借你?”
“我若和你說了,你會乖乖把氣運交給我麼?”陸原問道。
“老夫不會。”張扶搖道。
修行到了他們這個境界,對自己的要走的“道”都無比堅定。
張扶搖不想天上神仙乾擾人間之事,便獨斷八百年儒家氣運,以應對上蒼。
而陸原要做的,則是前無古人的“人定勝天”之事,兩人之間,道不同,不相為謀,想要說服對方,唯戰而已!
“那便戰吧!”
就像先前陸原說服劉鬆濤、李淳罡一樣,不打一場,誰願意聽你的道理?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陸原一邊吟誦,一邊踏出一步,每踏一步,身前懸浮的胸臆劍氣,便壯大三分,當他連出七步,一句念完。